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2探索之路教案(新版)沪科版.doc
《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2探索之路教案(新版)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繁昌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2探索之路教案(新版)沪科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2 探索 之路项目 内 容课题 1.2 探索 之路(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过 程与方法 知道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教学重、难点重点 1、古人对神奇现象的 探究。2、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爱因斯坦曾经说:“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上节课我们已经
2、知道了在自然中、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神奇,面对神奇,人们感到迷茫、好奇、敬畏,人们渴求去探究。“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遏止的渴望”促使世界各民族努力探索 、坚持不懈,从茫茫远古延续至今,并将走向未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物理学的探索之路。二、进行新课(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1、教师讲述: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古人的 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2、请学生看文字、图形并思考。图 1-8,甲骨文“殸”。甲骨文“磬”,好象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石头上
3、 分叉的笔画有时被解释成悬挂它的绳子形象,有时又被解释成某种形式的装饰品。磬和耳组成了“聲”(声)字,这似乎表示耳朵听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图 1-9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 则为大地。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的目的。又如纳西象形文字“日出”,字的上部为太阳,光线向上,字的下部为山,好似一轮朝阳从山后升起;“曙光”,好似2日光沐浴万物;“日光所至”,太阳光好似有脚,可以行走;“夕阳”,即日光的脚弯而无 力了,说明夕阳没有正午的太阳那么厉害了;“日落”,即疲乏的太阳退隐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繁昌县 年级 物理 上册 12 探索 教案 新版 沪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