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安徽宿州13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年安徽宿州13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年安徽宿州13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年安徽宿州 13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带来的后果的是( ) 土地沙漠化 酸雨 水资源危机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 光化学烟雾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 答案: D 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氯气加成( 1, 2-二氯乙烷) B氯气与乙烷在光照下反应 (氯乙烷 ) C苯与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硝基苯) D乙醇、乙酸与浓 H2SO4混合加热(乙酸乙酯) 答案: A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能
2、发生氧化反应 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D蛋白质中只含 C、 H、 O 三种元素 . 答案: D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 答案: C 下列各种仪器: 漏斗、 容量瓶、 量筒、 分液漏斗、 天平、 胶头滴管、 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 B吗啡、海洛因等虽然有麻醉、止痛、镇静作用,但易上瘾且有害,它们属于毒品 C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这是
3、 “治本 ”而不是 “治标 ” D为保证人体所需要的足量的蛋白质,我们应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DI(添加剂每日允许摄入量)是衡量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依据,值越高安全性就越高 B API(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大,空气质量就越好 C SPF是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晒系数,其值越低,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 D OTC是非处方药的简称。处方药是由医生选择的药物,所以它比非处方药安全系数大 答案: A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答案: C 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4、) A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KIO3)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C用纯碱( 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 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答案: A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和 B CH3CH2CH2CH3和 CH3CH(CH3)2 C红磷和白磷 D冰和干冰 答案: C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 2H2O O2 2Fe(O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 B正极 O2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
5、腐蚀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均为 0 C N-2和 H2反应达到平衡后,无 N-2或 H2剩余 D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 D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铝的摩尔质量为 27g B常温常压下, 46g N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C标准状况下, 22.4L水蒸气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NA D 0.1mol L-1的 MgCl2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 L-1 答案: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 “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安徽 宿州 13 校高二 下学 期期 联考 文科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