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 2019 届高三地理暑期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分值:100 分 时间:90 分钟第卷(选择题)本卷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导致图中、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A. 纬度、地形 B. 地形、洋流 C. 洋流、地形 D. 纬度、洋流2. 图中河流流向为A. 自西北流向东南 B. 自东南流向西北 C. 自东北流向西南 D. 自西南流向东北3. 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 7 月份盛行风向可能为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答案】1.
2、B 2. D 3. A【解析】本题以“等温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1 题详解】处有河流流经,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高,地形为河谷,故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地形;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侧,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该处有寒流经过,故影响因素主要是洋流,故答案选 B。- 2 -【2 题详解】根据海陆分界线可以判断,该河注入东部海洋,所以河流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D 正确。【3 题详解】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的影响。东亚地区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故 7 月份盛行风向可能是东南风,
3、答案选 A。下图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 下列关于图示日期判断正确的是A. 甲春分 B. 乙夏至 C. 丙秋分 D. 丁冬至5. 当图示日期中北半球极昼面积即将变为 0 的时候,江苏各地A. 昼短夜长 B.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 昼长夜短 D.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答案】4. A 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节气的判读。【4 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之,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极昼面积为 0;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极昼面积最大;读图可知,丙对应夏至日,那么甲对应春分日,戊对应秋分,答案选 A。冬至北半球极圈内出现极夜
4、,没有极昼现象,故 BCD 错。【5 题详解】当图示日期北半球极昼面积趋近于 0 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接近赤道,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江苏各地昼长夜短,A 错。答案选 B。江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D 错。下图中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6. 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 B. C. D. 7. 与省接壤的邻国有A. 越南、缅甸、尼泊尔 B. 老挝、泰国、缅甸C. 越南、缅甸、印度 D. 越南、老挝、缅甸【答案】6. A 7. D【解析】试题分析:【6 题详解】读图,根据省区轮廓,
5、是云南, 广东,是广西,是台湾。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 对。【7 题详解】省西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属于东海,C 对。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的南澳岛和台湾南部的鹅鸾鼻一线。【8 题详解】与省接壤的邻国有越南、老挝、缅甸,D 对。缅甸不是中国邻国,A、B、C 错。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重要地理纬线,陆上邻国,我国主要海洋、内海。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回答下面小题。- 4 -8.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 华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江淮地区 D. 西北地区9. 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储水量最小
6、的时间点是B.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 时间点比时间点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答案】8. C 9. D【解析】【8 题详解】图中河流水位在 6 月和 8 月有两次高峰,而 7 月出现低谷,与江淮地区的梅雨、伏旱天气特征一致,故最可能位于江淮地区。【9 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河、湖水位落差在时间比大,则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关于该水库储水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 12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3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7、- 5 -C. 6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8 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11.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 刚果盆地 B. 新西兰南岛 C. 澳大利亚东南部 D. 南美洲西南沿海【答案】10. B 11. C【解析】【10 题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公式可知,水量盈余率大于 1 时,说明流入水库的水量大于流出量,因此水量盈余率大于 1 时,水库储水量持续增大。由表可知 9 月份至次年 3 月份,水量盈余率大于等于 1,说明此时期水库储水量一直增大,3 月份达到最大值,故 AD 错,B 正确;4-8 月份,水量盈余率小于 1,水库储水量一直减小,8 月份储水量最小,故 C 错。【11 题详解】该水库位于南
8、半球,4-8 月份为其冬半年,此时流入水库的水量较小,说明该季节的降水暈小;而夏半年时,流入水库的量较大,说明该季节降水较丰富;由此可判断该地雨热同期,可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季风气侯区。答案选 C。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变化小,故 A 错;新西南南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河流水量变化小,故 B 错;南美洲西南沿海的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可排除;还有部分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水量变化小,故 D 排除。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 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A.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B. 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
9、C.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D. 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沉积13. 下列地区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A. 汾河谷地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东北平原【答案】12. C 13. A【解析】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先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后来发生- 6 -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再经流水沉积,形成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汾河谷地。【12 题详解】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先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后来发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再经流水沉积,形成渭河平原,C 对。A、B、D 错。【13 题详解】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汾河谷地,A 对。华
10、北平原、长江三角洲、东北平原都是沉积形成的,没有断裂陷落环节,B、C、D 错。下图为太平洋板块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图中A. 甲处地壳运动最活跃 B. 乙处岩石形成的年代最晚C. 丙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D. 丁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15. 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14. B 15. D【解析】图示为太平洋板块,甲处位于地壳内部,地壳运动最弱。乙处是板块生长边界,岩石形成的年代最晚。丙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地震、火山活动多。生长边界,大洋中应形成海岭,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岛弧或海
11、岸山脉。- 7 -【14 题详解】读图,甲处位于地壳内部,地壳运动最弱,结构稳定,A 错。乙处是板块生长边界,岩石形成的年代最晚,B 对。丙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地震多,火山活动多,C 错。丁处箭头碰撞在一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 错。【15 题详解】读图,甲位于板块内部,不是消亡边界,A 错。乙处是生长边界,位于太平洋底部,应形成海岭,B 错。丙是消亡边界,形成海岸山脉,不是海岭,C 错。丁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D 对。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6. 判断下图
12、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A. B. C. D. 17. 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A. B. C. D. 【答案】16. C 17. 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6 题详解】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修建水库影响蒸发和土壤水;而使水库周围降水增多,说明表示库区蒸发量增大;则表示土壤水增多,引起植被覆盖率增大,则蒸腾作用增多,也导致了水库周围降水增多。故选 C 项。【17 题详解】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
13、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 8 -而动全身” ,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大面积砍伐森林会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会使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许多物种灭绝,故 D 正确。臭氧层的空洞是由于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制冷设备,与森林的砍伐无关,故错误。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8.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0202030 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 2040 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 2050 年乡村人口只占 30%D. 2050 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 2000 年相等19.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
14、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010 年约为 50%B. 2020 年以后趋于降低C. 2030 年超过 80%D. 2040 年以后保持稳定【答案】18. A 19. B【解析】试题分析:【18 题详解】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 A 错误;2040 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B 正确;2050 年乡村人口约占 20%C 错误,2050 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 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 D 错误。- 9 -【19 题详解】认真读图,再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即得出正确选项。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由图可知:城市化水平的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合肥市 第九 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暑期 调研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