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 课时1.能关注提示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爸爸是怎样帮助聪聪加深理解 “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含义的,掌握查“无字词典”的两种方法。3.理解词语意思,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重点】理解查“无字词典”的重要作用和掌握查“无字词典”的两种方法。【难点】学会观察生活,学习查生活这本“无字词典”。复习导入。1.听写课后词语。2.展评学生作业,同桌对照互查。设计意图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
2、,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一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所以还要求扎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本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检验。一、精读感悟1.回 归课题,回顾第1课时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用“无字词典”?22.爸爸用“无字词典”解释了哪两个词语?指名回答。(板书:骄阳似火、惊涛 拍岸)3.品读25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对“骄阳似火”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关注提示语,明白运用生活中的“无字词典”解释“骄阳似火”的方法。(1)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聪聪和爸爸分别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用横线标出。(2)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课件:重点理解第2句话,
3、弄明白“晒蔫了”的意思,指导读出“骄阳似火”的感觉,明确反问句的作用,读好反问句。(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理解“骄阳似火”,完成拓 展练习。PPT出示:你看,烈日当空,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师:对比理解这两句话,明确理解词语的两种不同方法。生:聪聪运用工具书解释了词语。生:爸爸运用看到的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了词语。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在暑假里的经历,用你自己的“无字词典”解释一下这个词语。这里,老师鼓励学生运用爸爸的方法,通过对其他景象的描述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生:烈日当空,我们都躲到了游泳池里,这就是“骄阳似火”。生:小狗热得伸长了舌头喘粗气,这就是“骄阳似火”。生:
4、田里的小苗都晒蔫了,这就是“骄阳似火”。设计意图 课堂是一个开放生成的系统。我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根据文本结构和内容进行补白,有助于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展开想象,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角色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语文是一门讲究学以致用的学科,这一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使学生习得了方法。(4)引导学生关 注提示语,明确提示语及其作用,指导读好25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4.品读68自然段。3(1)过渡:同样一个词语,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爸爸又是怎样运用“无字词典”理解“惊涛拍岸”的?学生自读68
5、自然段,找出描写“惊涛拍岸”的句子。(2)指名读,出示:PPT出示: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惊涛拍岸”?默读课文,用“”标出。生:从“滚滚”“不断涌来”“撞击”“山崩地裂”等词语中感受浪大、浪多、有气势、声音响,感受“惊涛拍岸”。师:惊涛拍岸,多么壮观的景象呀!利用无字词典,我们读懂了这个词语。 面对同一种景象,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生:波澜壮阔。生:巨浪滔天。生:海天一色。(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读出“惊涛拍岸”。小结:这次,爸爸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解释词语的?(生活中的具体景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学会 字词 课时 教案 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