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 课时1.能关注提示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爸爸是怎样帮助聪聪加深理解 “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含义的,掌握查“无字词典”的两种方法。3.理解词语意思,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重点】理解查“无字词典”的重要作用和掌握查“无字词典”的两种方法。【难点】学会观察生活,学习查生活这本“无字词典”。复习导入。1.听写课后词语。2.展评学生作业,同桌对照互查。设计意图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
2、,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一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所以还要求扎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本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检验。一、精读感悟1.回 归课题,回顾第1课时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用“无字词典”?22.爸爸用“无字词典”解释了哪两个词语?指名回答。(板书:骄阳似火、惊涛 拍岸)3.品读25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对“骄阳似火”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关注提示语,明白运用生活中的“无字词典”解释“骄阳似火”的方法。(1)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聪聪和爸爸分别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用横线标出。(2)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课件:重点理解第2句话,
3、弄明白“晒蔫了”的意思,指导读出“骄阳似火”的感觉,明确反问句的作用,读好反问句。(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理解“骄阳似火”,完成拓 展练习。PPT出示:你看,烈日当空,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师:对比理解这两句话,明确理解词语的两种不同方法。生:聪聪运用工具书解释了词语。生:爸爸运用看到的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了词语。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在暑假里的经历,用你自己的“无字词典”解释一下这个词语。这里,老师鼓励学生运用爸爸的方法,通过对其他景象的描述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生:烈日当空,我们都躲到了游泳池里,这就是“骄阳似火”。生:小狗热得伸长了舌头喘粗气,这就是“骄阳似火”。生:
4、田里的小苗都晒蔫了,这就是“骄阳似火”。设计意图 课堂是一个开放生成的系统。我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根据文本结构和内容进行补白,有助于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展开想象,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角色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语文是一门讲究学以致用的学科,这一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使学生习得了方法。(4)引导学生关 注提示语,明确提示语及其作用,指导读好25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4.品读68自然段。3(1)过渡:同样一个词语,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爸爸又是怎样运用“无字词典”理解“惊涛拍岸”的?学生自读68
5、自然段,找出描写“惊涛拍岸”的句子。(2)指名读,出示:PPT出示: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惊涛拍岸”?默读课文,用“”标出。生:从“滚滚”“不断涌来”“撞击”“山崩地裂”等词语中感受浪大、浪多、有气势、声音响,感受“惊涛拍岸”。师:惊涛拍岸,多么壮观的景象呀!利用无字词典,我们读懂了这个词语。 面对同一种景象,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生:波澜壮阔。生:巨浪滔天。生:海天一色。(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读出“惊涛拍岸”。小结:这次,爸爸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解释词语的?(生活中的具体景象
6、)(4)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分角色朗读课文68自然段。5.过渡:爸爸利用看到的景色,让我们理解了“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引读第9自然段,说说爸爸话语的含义,明白运用工具书查字典可以理解词语,利用生活中的积累同样可以理解词语。(板书:生活)6.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爸爸的话的意味深长。设计意图 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朗读思考,领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的含义,同时明白“不仅还”这一句式的表达作用。7.学习了本课后,你觉得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学习语文?全班交流。4二、回归课题,解决问题指名回答:什么是“无字词典”?师总结:聪聪跟爸爸学会了运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理解词语。你学会了吗?
7、PPT出示:夕阳西下 海天一色 草长莺飞连绵不断运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谈谈对词语的理解。总 结:我们不仅可以从书本中学习语文,生活中同样可以学习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设计意图 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积淀。作业1教材第13页第4题。作业2一、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蔫 : 植物因失去水分而萎缩;性格慢,不爽利;精神不振,不活泼。1.别看他是个蔫性子,却很有主见。( )2.太阳火辣辣的,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 )断: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间断;判定,决定;一定,绝对。3.远处的山峰连绵不断,好似一条蜿蜒的巨龙。( )4.巨大的浪头不断地向岸边涌
8、去。 ( )二、根据情景写出相应的词语。1.夏天的中午,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热,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 ( )2.意思深刻,耐人寻 味。 ( )3.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三、根据要求写句子。1.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改变句子说法,保持意思不变)52.“太好了!太好了!”小明 得跳了起来。(把句子补充完整) 四、课外阅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也会生产“指南针”,会帮你辨别方向。向日葵会帮你解决难题,它会跟着太阳转,太阳升起时它面向东方,太阳落山时它面对
9、西方。树是随处可见的指南针,它在森林中帮你指点方向:长有青苔的一面是北面,没长青苔的一面是南面。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中的指南针可多了,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慌张( ) 解决( )观察( )2.文中写到的大自然的“指南针”是 、 、 。 3.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呢?64.仿照第、小节,写一段文字。【参考答案】一、1. 2. 3. 4.二、1.骄阳似火 2.意味深长 3.惊涛拍岸三、1.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2.高兴四、1.慌乱 处理 观看 2.向日葵 树 青苔 3.北极星、树叶、树桩。 4
10、.沟渠中的积雪,/是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针,/雪化得快的一面是 北面,/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南面。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 阳似火 有字 词 典 工具 书惊涛拍岸 无字 词 典 生活 实 践 1.利用预习卡,辅助学生学会预习。同时,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便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识字教学时,用不同方法调动识字兴趣,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掌握写字规律。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在三年级用钢笔写字的起始阶段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品读课文时,扣住课题,围绕“无字词典”指导质疑,围绕核心问题,抓住重点词语品词析句,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理解词语的方法,拓展延伸,学以致用。7
11、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还要加大训练力度,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深处,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1.写字教学应加大训练的力度,在使用钢笔的起 始阶段,掌握握笔的姿势,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争取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2.朗读训练要落到实处,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悟“无字词典”的含义,自读自悟进而学会理解运用。4.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答案大家找 爸爸在解释这两个词语时,采取的方法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提问,以及在对话中对聪聪进行启发。解释“骄阳似火”,爸爸联系被烈日“晒蔫”的树叶引导聪聪获得真实的感受;解释“惊涛拍岸”,爸爸是在聪聪观察大海波涛的基础上,引导聪聪由眼前的感性认识去体会“惊涛拍岸”的意境。 具体语句为:爸爸笑了笑说:“你这是背词典上的解释。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1.描写“生活实践”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 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