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主要包括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两部分。“大洲和大洋”一节,主要通过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大洲大洋的分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规律,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分布进行充分的认识。“海陆的
2、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的变化、大陆漂移说与板块的运动三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运动理论的形成,是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整体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4.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5.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6.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
3、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形式安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任务设计1.大洲和大洋小组合作 1 课时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2排2.海陆的变迁自主探究合作1 课时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据图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识
4、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据图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四、重点难点重点:1.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2.四大洋的分布及其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3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和看到的景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
5、应叫“地球”,而应该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大洲和大洋。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地球?水球?阅读教材 P30及图 2.1.图 2.2,独立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是多少?答案:地球表面 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地球上海陆分布有什么规律?答案: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二、七大洲和四大洋阅读教材第 3234 页,独立回答下列问题:1.大陆、岛屿、大洲、半岛和海峡的概念是什么?答案:全球陆地被海洋分隔,面积较大的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上册 21 大洲 大洋 教学 设计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