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学案.doc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人体的稳态和免疫学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考点 考情1稳态的生理意义()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本专题与人体健康、生活实践联系密切,五年的高考题中均有涉及。命题主要分布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的实例和免疫调节。其中对于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的能力考查尤为突出。备考时,利用图解认识内环境组成并进行三种细胞外液的分析。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借助实例构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模型。H 核 心 判 断 exinpanduan(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
2、质。()(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3)人体血浆缓冲物质使 pH 保持稳态属于体液调节。()(4)胰岛 A 细胞与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细胞核基因相同。()(5)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6)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双重调节。()2(7)抗体、血浆蛋白、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8)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免疫初与免疫末都发挥作用。()(9)泪液、胃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10)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效应 T 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11)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 B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12)T 细胞不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在体液免疫中也起作用。()(1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体属于细胞内寄生菌,这些病原体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14)体液免疫中,抗原必须经吞噬细胞传递给 T 细胞,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经过体液作用于 B 细胞。()(15)动物激素、神经递质、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16)细胞外液是生物体生化反应的主要场所。()(17)膀胱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18)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19)病毒感染只引发细
4、胞免疫,不引发体液免疫。()(20)骨髓遭破坏,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21)切除胸腺,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2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23)艾滋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HIV 破坏了免疫系统。()考向一 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Z 真 题 回 放 hentihuifang1(2017全国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C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
5、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 0.9%的 NaCI 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A、D 错误;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I 溶液会导致血浆量增加,而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 NaCl 排出体外,B 错误。2(2016海南卷)下列与动物体内 K 、Na 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NaCl 中 Na 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 Cl 不参与3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 K 有关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 Na 大量内流DNa 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解析 血浆渗透压与血浆
6、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A 项错误;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 K 有关,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 Na 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Na 从红细胞外顺浓度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B、C、D 项正确。3(2018江苏卷)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3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_,激素乙通过_体液运输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
7、收缩,即出现“寒战” ,有助于体温_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 38.5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等于_(在“大于” “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_。解析 (1)
8、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着分级调节机制。由图中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寒战”有助于增加产热,可使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由图可知,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3)因体温调定点已上调,故高温持续期体温可一直维持在 38.5,这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4从
9、而使尿量减少。(4)体温下降期,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皮肤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使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但同时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从而导致血压轻度升高。H 核 心 知 识 exinzhishi1理清内环境及稳态机制(填图)2与内环境及其物质组成成分相关的 4 个错混点(1)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核酸、呼吸酶等)不属内环境成分。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2)内环境是指组织液、血浆、淋巴、脑脊液等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分。(3)存在于内环境中的 3 类物质小分子物质C
10、O 2、O 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4)发生于内环境中的 4 类反应酸碱缓冲对参与的缓冲反应。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T 题 型 突 破 ixingtupo题型 1 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2018河南省新乡市生物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至弱酸性D内环境中 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解析 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
11、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A 正确;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B 正5确;C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至弱酸性,C 错误;D内环境中 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D 正确。故选:C。2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12、 25 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D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解析 Na 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和属于细胞外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K ,并且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淋巴与血浆、组织液同属于细胞外液,且与组织液不能进行相互交换,组织液单向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技巧方法判定内环境成分的“三看”技术(1)看是否属于血浆
13、、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 2、CO 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考向二 下丘脑参与的稳态调节Z 真 题 回 放 hentihuifang1(2018全国卷)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
14、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解析 A 错: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但它是激素,不提供能量,不是高能化合物。B 错:饥饿时,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能加速肝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但激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错: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能加速糖原合成,但激素不能作为细胞6的结构组分。D 对: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随体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
15、结合,从而促进机体发育。2(2016江苏卷)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 1L 清水、1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曲线 c 表示饮用 1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 d 表示饮用 1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解析 曲线 c 表示饮用 1L 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A 项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会导致血液总量暂时增加,B 项正确;曲线 d 表示饮用 1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C 项错误;饮用大量清水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
16、少,D 项错误。3(2017全国卷)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 41环境中 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舒张_,汗液分泌会_增加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增加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排除 41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引起的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
17、于 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增加_,分解代谢会_增强_。解析 (1)哺乳动物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汗液分泌量,使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哺乳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会冷得发抖,此时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使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7H 核 心 知 识 exinzhishi1理解下丘脑在三种调节中的作用(填图)2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1)血糖调节。调节中枢:下丘脑。相关激素:胰岛素、胰高血
18、糖素、肾上腺素。相关器官:胰岛、肾上腺。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2)体温调节。调节中枢:下丘脑。相关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相关器官:皮肤、血管、汗腺、骨骼肌、肾上腺。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3)水盐调节。调节中枢:下丘脑。相关激素:抗利尿激素。相关器官:肾脏。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T 题 型 突 破 ixingtupo题型 1 血糖平衡及调节1(2017北京卷)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C )8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 ATP 中BCa 2 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
19、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解析 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贮存在 ATP 中,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A 项正确;由图可知,Ca 2 内流促进了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B 项正确;细胞外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促进胰岛素释放,C 项错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细胞外血糖浓度,属于负反馈调节,D 项正确。2(2016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高_,其原因是_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
20、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_。(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 pH 下降_。解析 (1)根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特点可知,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具有升高血糖功能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此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较高;进食后,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故胰高
21、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较低。(2)由题干可知,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在图中,饥饿时葡萄糖含量低,9供能不足,机体可分解脂肪酸提供能量,并产生中间产物酮体,因此注射葡萄糖可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 pH 下降。易错警示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几个答题要点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的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同理,牢记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掌握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3作答有
22、关升血糖的问题时,应明确肌糖原只为骨骼肌提供能量物质,不补充血糖。即答题时不能出现“肌糖原分解”的错误表述。题型 2 水盐平衡调节与体温调节的分析3(2016全国卷)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 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 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23、,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和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 项、D 项正确。4(2018安徽安庆期中)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复杂的调节机制,下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A图中 c 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 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 b 的分泌BX 代表甲状腺,激素 d 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外还包括垂体和下丘脑C图中 e 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D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皮肤血管舒张使散热大于产热解析 图中 c 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 表示甲状腺激素,d 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
24、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c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 项错误;X 代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的肌肉、肝脏外,还包括垂体、下丘脑,B 项正确;图中 e 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C 项错误;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只要体温恒定,散热量就等于产热量,10D 项错误。技巧方法与下丘脑关联的生命活动调节解答策略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透彻理解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2)辨清产生渴觉的部位: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人体 稳态 免疫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