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专题过关练.doc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专题过关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专题过关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六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 20 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专题过关练(六)一、选择题1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说:“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在此期间只有少数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 ”于是这些“少数特别警觉的人”( )A撰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工商业C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D提倡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解析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在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撰
2、写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如魏源的海国图志 ,故 A 项正确;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工商业的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洋务运动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 B 项错误;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 C 项错误;提倡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在甲午战后,故 D 项错误。答案 A2(加试题)(2018 年 3 月嘉兴模拟)洋务运动时期,清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议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 ;而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
3、反” 。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上述历史现象集中体现了( )A中英国力强弱的主因在于政治制度差异B中国由传统帝国走向近代社会起步艰难C外交近代化加快了西学东渐的进程D洋务运动阻碍了国人民主意识萌生2解析 中英国力强弱在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差距,不仅在于政治制度差异,故 A 项错误;材料中郭嵩焘认为英国之所以强大在于实行代议制的民主政治,这与中国秦汉以来推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全相反,但这些言论遭到国内顽固势力的反对,说明中国由传统帝国向近代社会起步过程中阻力重重,故 B 项正确;材料中郭嵩焘出任英法公使,了解英法政治体制后对英
4、法政治体制进行赞扬,说明外交近代化能加快西学东渐的进程,但这仅是材料某一方面的体现,故 C 项错误;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推动国人了解西方民主政治与民主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 B3(2018 年 3 月台州模拟卷)国际环境的巨变,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下列说法符合这个逻辑的是( )洋务运动为富国强兵, “师夷之长技” 戊戌变法为救亡图存,吸取西学以变政 辛亥革命为推翻清政府,借鉴西方以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进攻,有利新思想的传播A B C D解析 两
5、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认识到西方先进科技,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故正确;甲午战争后,维新派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主张仿行君主立宪制,故正确;革命派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主张仿行民主共和制,故正确;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文化的先进,主张以民主科学救中国,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4(2018 年 1 月金华十校期末)近代某位思想家提出了“禁止妇女缠足” “满汉不分” “君民合治” “断发易服改元”等建议。该思想家的建议推动了(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C辛亥革命的爆发 D 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 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与材料君民合治不符,故 A 项错误;
6、“禁止妇女缠足” “满汉不分” “君民合治” “断发易服改元”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故 B 项正确;辛亥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非君民合治,故 C 项错误;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共和制度,故 D 项错误。答案 B5(2018 年 1 月台州高三期末)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3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不包括( )A开启了民智,具有启蒙意义B为民主革命爆发做好舆论准备C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D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解析 戊戌变法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利于思想解放,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
7、意;戊戌变法主张改革,与民主革命不符,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宣传资产阶级政治主张,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文化,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思想解放,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B6(2018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1902 年梁启超提出要进行“史学界革命” ,他认为应该改变历史只记述“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 ,而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 ,并“求得其公理公例之现象” 。梁启超此举意在( )A宣传达尔文进化论 B鼓吹维新变法C培植国民精神 D宣传革命思想解析 宣传达尔文进化论不是梁启超的最终目的,故 A
8、项错误;材料强调将历史研究的对象从帝王转移到人民群众,意在培植国民精神而非鼓吹维新变法,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应将历史研究的范围从帝王将相扩展到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并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他的意图是通过史学界革命,重塑国民精神,以救亡图存,故 C 项正确;D 项宣传革命思想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答案 C7(加试题)(2018 年 10 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 ,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 ”1903 年在苏报上又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 ,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这说明章太
9、炎( )A提倡保皇立宪 B反对民主共和C主张反清革命 D支持君主立宪解析 “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可见其是反满洲政权的,故 A 项错误;“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也可见其反清的4立场,不能表明其反民主的思想,故 B 项错误;“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其反清的立场非常明显,故 C 项正确;“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 “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可以看出对满清王朝的痛恨,不会对皇权有支持,故 D 项错误。答案 C8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
10、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 “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解析 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与材料中“中国传统文化”不符,没有涉及西方思想影响,故 A 项错误;政治变革只是方式之一,与材料中“这主要表明”不符,故 B 项错误;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与材料中“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相符,故 C 项正确;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中“中国传统文
11、化”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一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 ”这里钱穆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A近百年来中国对外学习始终没有成功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不应相互学习C中国对外学习的道路必然会遭到失败D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不应该盲目抄袭解析 “近百年来”这一时间段中,向外国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故 A 项错误;“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可见材料重点论述了我国向外国学习的观点,没有涉及相互学习的观点,故 B 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20 世纪 重大 理论 成果 过关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