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1.分析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和艰难性。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危机,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特点。知识点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3)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_。(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
2、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_,实行实物配给制。(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_制。3.特点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_非常措施。4.影响(1)积极方面:为_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2)消极方面: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知识点二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经济危机(1)原因战争破坏: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自然灾害:19201921 年的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2政策因素:继续实行_政策。(2)表现工农业: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大批工厂无法开工。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满足,许多人死于饥饿。2.政治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
3、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直接原因: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_得到强化。(2)表现在农村: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在城市: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纷纷罢工抗议。水兵叛乱: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牵动着军队士兵,_水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知识点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原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领域 内容农业 以_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方法,实行经济核算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实行 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
4、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_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影响(1)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_打下了坚3实的基础。(2)巩固了_,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到 1925 年,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转。5.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_途径。(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图示巧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特点及结果【历史概念】 “余粮
5、收集制”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了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中保卫革命成果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但由于实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激起了农民的反抗。【图示巧记】 新经济政策【易错防范】 新经济政策恢复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其中虽有允许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内容,但它主要是利用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发展生产力,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因领导人的更换这一政策没有延续下去。【图示巧记】 两种经济政策的特征对比4【易错防范】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
6、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2.(1)余粮收集制 (3)自由贸易 (4)劳动义务 3.军事性 4.(1)战胜国内外敌人知识点二1.(1)战时共产主义 2.(1)余粮收集制 (2)喀琅施塔得知识点三3.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 4.(1)工业化 (2)工农联盟 5.(1)正确主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及影响史料探究1.目的史料 1918 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注:“一般革
7、命”指应对国内外的战争。思考 据史料,列宁论述的是哪一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两个任务分别指什么?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分别指应对战争需要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2.结果及原因史料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思考 (1)“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什么?引发了什么后果?答案 错误: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后果: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5答案 根源: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史论形成 正确认识
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名家论史 观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最初形态” 。苏联解体 20 年祭导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题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史料探究1.历
9、史背景史料 1921 年列宁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思考 史料中的“政治形势”指什么?列宁所谓的“冲击”方法和“围攻”方法分别又指什么?答案 形势:工农联盟面临威胁。分别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特点及影响史料 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思考 史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什么?结果如何?答案 含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结果
10、:恢复发展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6史论形成 新经济政策的“新”(1)所有制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课堂小结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1.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严峻的内外局势,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但在实行中也存在着许多弊病。2.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
11、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B.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C.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D.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解析 十月革命后,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1918 年,当时苏俄已退出了一战,A 项错误;C 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消极影响;D 项发生在二战期间,与时间不符。答案 B2.(2017浙江湖州高一检测)假如你生活在 1919 年的苏俄境内,
12、全国上下在“战时共产主7义”政策的指导下,你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A.从事经商活动 B.把粮食捐给前线C.参加义务劳动 D.参加红军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俄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渡过难关的一种临时性政策,它取消了一切商品贸易活动,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采取余粮收集制,把粮食无偿交给前线,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实行强制性义务劳动,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号召人们参加红军,保卫苏维埃政权,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A3.(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但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但鱼却属于
13、你们。 ”农民的不满主要针对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土地私有化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农民的不满。故答案为 A 项。答案 A4.(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1921 年,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一“途径”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掀起D.计划经济的推行解析 1918 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1921年 3 月,俄共(布)十大决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这使小农占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 教训 课时 道路 初期 探索 人民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