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选 B 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下列哪项
2、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是在神经、体液与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 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解析:选 B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下实现的,这属于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这属于稳态的调节过程;内环境的稳态是体内细胞正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属于稳态的意义。3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错误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
3、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解析:选 D 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也是动态的、相对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化验结果的“误差”无关。4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 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 NaHCO3反应生成弱酸 H2CO3CH 2CO3分解成 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
4、被彻底分解解析:选 D 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含有缓冲物质,过多的乳酸与 NaHCO3反应生成弱酸 H2CO3,H 2CO3分解成 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5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 pH,不需神经系统的参与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水等C只有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才会遭到破坏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解析:选 B 血浆中的 pH变化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例如当 pH降低时,可以通过呼吸运动的加强排出体内过多的 CO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也
5、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6当病人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因此而死亡。这一事实不能说明(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让每一器官共享,又靠所有器官共建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只是稳态维持的辅助机制解析:选 D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病人肾功能衰竭时,大量的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致使稳态失衡危及生命。7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战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体
6、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D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解析:选 B 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寒冷时出现寒战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是为了清除病原体,保持内环境稳定;口渴时,内环境渗透压上升,体内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尿量减少,以维持渗透压平衡;出现肺水肿是病理表现,说明内环境中渗透压被破坏,水分增多,内环境稳态失衡。8(2018朔州期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 pH不会有明显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
7、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选 C 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 pH略有下降,但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pH 不会明显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佝偻病是由人体缺钙导致的,其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9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生物体维持 pH稳定的机制”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后 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B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对生理
8、活动的调节来维持 pH的相对稳定C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D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解析:选 B 生物材料和缓冲液中都有缓冲物质,而自来水中没有,所以加入酸或碱后,生物材料的 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离体的生物材料的生理活动已不能正常进行,生物材料中的缓冲物质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用自来水、缓冲液与生物材料对比分析,形成两组对照实验,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具有缓冲物质,对酸或碱具有缓冲作用。二、非选择题10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
9、物、水和无机盐,经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_。(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_,排出_。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系统和_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_。(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_才能完成。(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调节网络。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细胞、内环境与外界物质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才能正常进行。答案:(1)消化 未被吸收的物质(2)氧气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课时 跟踪 检测 内环境 稳态 重要性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