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2011 年 2 月 17 日,来自金门的 200 多名李氏宗亲齐聚翔安浦园,参加李氏开基始祖李君选诞辰 777 周年的祭祖活动。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 商周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认祖归宗、祭拜祖宗”可知,此应为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制,该制度开始于商周时期,故选 A。BCD 晚于商周时期,不
2、符合“最早”限定,排除。2.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 ,其一是“占有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 ,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 。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 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B. 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独立自主地位C. 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D. 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十二铜表法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且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不具有完整的公民权,在这里妇女只不过是男人财产的一部分,故此题应该选择 B。材料中的第一
3、条即为 AC 项意思;从材料的第二项可以看出,妇女和一般物品无异,反映了奴隶制思想,把人作为物品看。D 项正确。2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3.根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
4、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 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B. 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C. 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D. 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 项不符合史实,1871 年德意志已经完成统一;BD 两项的表述,材料无从涉及,属于无关项,排除;进一步可知,普鲁士在各邦中具有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要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的正是联邦制形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德意志帝国
5、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政权形式4.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古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这反映了罗马法有利于A. 保障社会绝对公正B. 调节社会关系C. 保护所有公民利益D. 巩固帝国统一【答案】B【解析】“不损害别人”说明罗马法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故 B 正确;绝对公平不符合实际,3故 A 错误;C 中所有公民显然不符合事实;帝国统一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 D 错误。5.21 世纪以来,俄罗斯民间开始了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出现了一些相对客观的评价,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A. 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B. 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C.
6、 无产阶级彻底推翻了沙皇统治D. 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答案】A【解析】【详解】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它的本质是无产阶级通过武装起义的暴力方式,夺取了临时政府把持的政权,故排除 C,A 正确。 十月革命是暴力武装起义,故 B 项错误。 十月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并非从农村到城市,D 项错误。6.周初先后分封了 71 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 15 人,姬姓立国者 40 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 等级B. 血缘C. 嫡长子继承D. 世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从材料“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 15,姬姓立
7、国者 40 人”可以看出同姓亲族在分封的诸侯国所占的比例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分封制的特点是血缘关系是分封制的前提。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特点7.秦有六尚,即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是帮助皇帝掌管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的官员;汉朝后,尚书渐为执政要员,余五尚之职分由他官所掌。六尚的变化反映了A. 制度嬗变,走向成熟B. 制度沿袭,三省确立4C. 风尚变迁,削弱皇权D. 体制突破,宰相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体现了官员是为皇帝私人服务的, “国”与“家”同构。故 A 项正确;题干中的“六尚”与三省
8、六部制没有关联。故 B 项错误;C、D 项,仅凭管理皇帝衣食住行的制度不能体现皇权至上;题干中也没有体现风尚变迁。故 C、D 项错误。8. 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答案】B【解析】祖先成为连接人间和神的中介,要获得神的帮助必须先祭拜祖先,说明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已经形成。9.直接民主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相关的是A. 小国寡民的城邦B.
9、 雅典人思想活跃C. 雅典的地理环境D. 古希腊民主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雅典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产物。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国家,对于国土广袤人民众多的国家并不适合,故选你 A。思想活跃、地理环境、民主传统等影响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形成,但不直接相关,排除 BCD。10.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 25 万到 3 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 人,伤 50 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5A. 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B. 四月提纲主张
10、完全得到验证C. 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 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答案】D【解析】A 项中的“和平解放”与材料不符;B 项说法错误, 四月提纲中有提到“和平夺取政权” ,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十月革命是代表工农群众的布尔什维克发动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项与“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 6 人,伤 50 人”相符,故本题答案选 D 项。11.马克思曾指出:“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偷偷运进了天朝。 ”这表明他认为鸦片贸易直接A. 破坏了中国的宗
11、法制度B. 反映出清王朝的腐朽无能C. 瓦解了中国的官僚体系D. 加重了清政府吏治的腐败【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的走私与清王朝官员的营私舞弊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又导致官员普遍受贿,使吏治更加腐败,故选 D。鸦片贸易间接破坏了中国的宗法制度,排除 A;鸦片贸易泛滥说明清王朝的腐朽无能,排除 B;鸦片贸易间接冲击中国的官僚体系,排除。12.“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行省制度A. 6B. C. D. 【答案】A【解析】行省制度
12、是元朝地方制度,排除,选择 A 符合题意。13.“1954 年宪法以 1949 年的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发展”主要体现在 1954 年宪法A. 明确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C. 明确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 明确规定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这三条内容,不论在共同纲领还是在 1954 年宪法中都有规定,所以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排除BCD;在共同纲领中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在 1954 年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性质,故选
13、 A。14.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A. 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 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因此选 B,A 与事实不符,C 应是指中国改革开放,D 说法错误,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考点:共产党宣言点评:解答此类选择题(1)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7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
14、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2)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3)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1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四条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的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悬崖上抛下” ;第二十三条规定“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尔贝斯山崖上抛下” ;第二 十四条规定“如暗地毁灭庄稼,则处以比杀人还严重的死刑” 。这些规定反映出罗马法A. 重视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B. 注重运用法律调节社会矛盾C. 强调法律内容应具备广泛性D. 具有原始简朴和野蛮的特点【答案】D【解析】材料中“崖上抛下” “严重的死刑”说明罗马法对于犯法
15、者处理的刑罚严重,方法独特,显示出原始和野蛮的特点,故 D 正确;伦理道德没有体现出,故 A 错误;材料只是涉及处罚,没有调节的信息,故 B 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法律内容的很广泛,故 C 错误。16.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当时列强侵略特征的条款是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赔款 2100 万银元C. 领事裁判权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答案】D【解析】【详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就是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与此相关的是协定关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的无理要求,目的就是要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为自己打开和占领中国的市场创造有利条件,故选 D。A 破
16、坏了中国领土主权,B 加重人民负担,C 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不符合题意,排除。17.19 世纪的英国将军纳皮尔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长期流血斗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原则的殊死斗争。上述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8A. 是为了抢占殖民地B.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C. 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D. 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 ,可见拿破仑对外战争不是为了抢占殖民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静海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