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云南省会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会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会泽一中 2018 年秋季学期半月考试卷高一语文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关于书法中的匠气“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
2、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 ”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 ,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
3、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既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又是中国历史文
4、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2板。 ”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 。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摘自艺术
5、科技2016 年 10 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B. 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C. 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D. 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去,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6、是A. 古人笔下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B. 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C. 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D. 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
7、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3B. 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C. 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D. 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答案】1. C 2. D 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曲解文意, “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
8、越多”错,原文是说“而令人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 。【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条件缺失,文末强调避除匠气“还需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 。【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因果逻辑关系颠倒,原文中是“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刀马旦周海亮刀马旦腰身舞动,婀娜可人。花枪抖开了,啪啪啪,耍得人眼
9、花缭乱,过瘾,透着舒坦。刀马旦半年前调到省城,很快成了剧团名角儿,舞台上,刀马旦魅力四射,舞台下,却是沉默寡言。她不主动找人说话,你问她话,也是爱理不理,心不在焉。这让常和她演对手戏的那个武生,心痒得很。下了班,武生时她说,回家?她说,回家。武生说,一起喝茶?她说,谢谢。武生说,4只是喝杯茶,去还是不去?她说,不了,谢谢。人已经飘出很远。武生盯着她的背影,恨得牙根直痒。第十三次碰壁,窝囊。武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舞台下,他是一位绅士。他恰到好处地掩饰着自己的感情,除了请她喝茶,他不给她施加任何压力,他知道刀马旦的婚姻并不幸福,他听别人讲过。他还知道刀马旦的丈夫曾经试图结束他们的婚姻。他只知道
10、这些。他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甚至,没有人认识刀马旦的丈夫。武生三十二岁。他认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可以等,哪怕长久。有几次,武生感觉舞台上的刀马旦,非常疲惫。他把大刀劈下去,刀马旦拿枪一迎,却并不到位。有一次,武生的大刀,险些劈中刀马旦的脑袋。武生问她,没事吧?她说,没事。武生说,一起喝杯茶?她说,谢谢,以后吧。人已经飘出很远。武生摇摇头。以后?那是什么时候?剧团去外地演出,晚上,住在一个乡村旅店。累了一天,所有人睡得都香。夜里武生被一股浓重的焦糊味呛醒,他发现到处都是火光。武生和其他人拥挤着往外逃,场面混乱不堪。武生数着逃出来的人,突然大叫一声,再次冲向火海。他摸到刀马旦软绵
11、绵的身子。他把她扛在肩上。他的头发上着了火。他摇摇晃晃地往外跑。他一边跑一边哭。人们头一次看见武生哭。人们惊叹一个男人,竟会有如此多的眼泪。武生和刀马旦坐在茶馆喝茶。刀马旦说对不起。武生摸着自己被烧伤的脸,什么对不起?刀马旦说其实我什么都知道,可是不可能。武生说我可以等。刀马旦说等也不可能。武生说我抱抱你吧。马旦说好。武生就抱了她。武生说我吻吻你吧。刀马旦说不要。武生说我真的可以等。刀马旦说真的吗?武生说真的。刀马旦说,好。星期天,你来我家。武生敲刀马旦家的门。只敲一下,门就开了,像是等待很久。刀马旦披挂整齐,完全是演出时的行头。正愣着,刀马旦拉他进屋。于是武生看到一个男人。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
12、,正躺在床上,歪了头,对着他笑。男人说原谅我不能给你倒茶,让玲儿帮你倒吧!刀马旦就给他倒一杯茶。男人指指自己,动不了,这狗屁身子!男人抱歉地笑,不能去捧玲儿的场,只好在家里看她演可苦了玲儿了。男人的脸红了,有了腼腆害羞的样子,与瘦长的满是胡茬的轮廓,很不协调,刀马旦开始舞动腰身,碎步迈得飘忽而稳当。花枪抖开了,啪啪啪,耍得眼花缭乱。录音机里传出锣鼓齐鸣的声音,小小的客厅,便仿佛涌进千军万马。刀马旦一个人指东打西,很快,那施着淡妆的脸,有了细小的汗粒。武生两个空翻过去,和刀马旦并肩作战,试图击退并不存在的敌人。刀马旦朝他笑笑,不等了?武生说,不等了。刀马旦说,真的不等了?武生说,不等了。5男人鼓
13、起掌来。那是他们最成功的一次演出。4. 下面对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刀马旦”是京剧的角色之一,专演提月骑马、武艺高强的巾帼英雄。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玲儿既是戏 中的“刀马旦” ,也是生活中的“刀马旦”:是家中的顶梁柱,顽强对抗生活的压力,守护自己的爱情和 家庭。B. 这篇小说构思精巧,武生对刀马旦的情感态度变化(等不等)是这篇小说的线索。而武生最后的“不等”是为了反衬“刀马旦”对丈夫的不离不弃。C. 小说用词简洁却内涵丰富,如“人已经飘出很远”中的“飘”字,一方面写出了刀马旦离去的匆忙,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刀马旦离开后武生内心的空落。D. 小说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刀马旦”这个形象:有外貌
14、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同时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了一个形象鲜明、呼之欲出的主人公形象。5. 小说的结尾交代刀马旦的丈夫一直瘫痪在床,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找出小说为此埋下的伏笔。6. 文中两处关于刀马旦艺术表演的描写同中有异,请从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方面分析其作用。【答案】4. B 5. 下了班,刀刀马旦总是赶着回家,多次拒绝武生的邀请;武生听别人说刀马旦的婚姻不幸福,还听说她的丈夫试图结束他们的婚姻。可是没人告诉他原因,甚至没人见过她的丈夫;有几次,武生感觉舞台上的刀马旦,非常疲惫。他把大刀劈下去,刀马旦拿枪一迎,却并不到位。有一次,武生的大刀,险些劈中刀马
15、旦的脑袋;即使武生救了她,她还是告诉武生不可能。 6. 情节结构上:两处描写前后照应,让小说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第一处开篇就是一个小高潮,而第二处直接引出刀马旦和武生合力演出这样的大高潮。人物塑造上:能够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形象。舞台上的刀马旦演技精湛,光彩照人;生活中的刀马旦顽强稳当,善良淳朴。【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 项, “反衬”错误,刀马旦是“美”的,
16、但武生不“丑” 。武生的“不等”是他6理性对待爱情的体现,正是“不等”体现出一种超越爱情的大爱,对此作者是给予肯定和赞扬的。故选 B。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
17、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结合全文,找出小说为此埋下的伏笔,结合文本内容“下了班,武生对她说,回家?她说,回家。武生说,一起喝茶?她说,谢谢。武生说,只是喝杯茶,去还是不去?她说,不了,谢谢” “他知道刀马旦的婚姻并不幸福,他听别人讲过。他还知道刀马旦的丈夫曾经试图结束他们的婚姻。他只知道这些。他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甚至,没有人认识刀马旦的丈夫” “有几次,武生感觉舞台上的刀马旦,非常疲惫。他把大刀劈下去,刀马旦拿枪一迎,却并不到位。有一次,武生的大刀,险些劈中刀马旦的脑袋” “刀马旦说其实我什么都知道,可是不可能”等分析概
18、括即可。【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两处关于刀马旦艺术表演的描写同中有异,找到两处描写的内容,从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方面分析其作用。结合“刀马旦腰身舞动,婀娜可人。花枪抖开了,啪啪啪,耍得人眼花缭乱,过瘾,透着舒坦” “刀马旦开始舞动腰身,碎步迈得飘忽而稳当。花枪抖开了,啪啪啪,耍得眼花缭乱。录音机里传出锣鼓齐鸣的声音,小小的客厅,便仿佛涌进千军万马。刀马旦一个人指东打西,很快,那施着淡妆的脸,有了细小的汗粒”分析可知,两处描写前后照应,让小说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结合“武生两个空翻过去,和刀马旦并肩作战,试
19、图击退并不存在的敌人。刀马旦朝他笑笑,不等了?武生说,不等了。刀马旦说,真的不等了?武生说,不等了”分析可知,舞台上的刀马旦演技精湛,光彩照人;生活中的刀马旦顽强稳当,善良淳朴。(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材料一7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过大年,留住“北京蓝” 。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中 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 6.4 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
20、.3%的被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 1 万 8 千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节选自法制晚报)材料二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间声音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每辆车都会排放 PM2.5,每个家庭都
21、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应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节选自每日新报)材料三给鞭炮热降温确有必要。除了固有的不安全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让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这确实大有必要。
22、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尽管燃放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危害,我们很难一步到位将其彻底禁止。过年,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这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己。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8民的过年欢乐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节选自“东北新闻网”)材料四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执行,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
23、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事实上, “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 ,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心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节选自法制晚报)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
24、不放鞭炮”的讨论。B. 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C. 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对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影响很大。D. 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用具体的数字说话,如“上升 6.4 个百分点”说明认识烟花爆竹危害的人数增加,“98.3%”说明受访者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强。B. 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注重网络调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省会 曲靖市 会泽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12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