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件.pptx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件.pptx(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质量守恒定律(高频考点)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称为质量守恒定律。 特别提醒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计算反应物的总质量时,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就不能计算在内。 2.实质 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关系,考点一,考点二,考
2、点三,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5.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 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反应”是基础。含义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核心。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在内。 (4)“质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适用于质量 守恒,不包括体积、分子数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化学方程式 1.含义 用化学式来
3、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称为化学方程式。 2.意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特别提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等于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 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 和化学反应 。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种类 与数目 必须相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书写步骤(1)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
4、反应条件;在标生成物的状态时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或气体物质时,箭头不标,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或气体,生成物中有固体或气体时,才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后标相应的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5.配平化学方程式 (1)依据 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定律。 (2)方法 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 最小公倍数法:选择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考点一,
5、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计算步骤 以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求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计算题型 (1)纯净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将含杂质的已知物质的质量换算为纯物质的质量,其关系式为纯度= 100%,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纯度; 将纯物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将计算得到的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溶液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液属于混合物,即为不纯物质,可按照(2)中方法先进行解答,常用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利用图像或表格的数据分析进行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此类题把部分所需条件隐含在表格或图像中,需读懂表格或图像并从中找出解题所需的条件,进而作出解答。,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2018安徽中考,8,2分)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
7、变化 C.X的化学式为CH2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解析 A项,反应是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2CO,错误;B项,固碳酶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错误;C项,X的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X的化学式为C2H4,错误;D项,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C2H4属于有机物,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正确。,D,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2.(2017安徽中考,8,2分)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8、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CO2+H2O,B,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解析 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HCHO)与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O2 CO2+H2O,D错误;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通过该反应可将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B正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
9、素,而甲醛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其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3.(2016安徽中考,9,2分)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的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H2 H2CO2。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
10、则A项错误;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则B项错误;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则C项错误;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则D项正确。,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4.(2014安徽中考,9,2分)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B.总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前和反应后均有两种分子,均为混合物,故A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总质量都不变,故B、C项均错误;由化学反应的微观
11、模拟图可知,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D项错误。,A,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5.(2015安徽中考,15,7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
12、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 ;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2)不同意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安徽省 2019 年中 化学 复习 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