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 史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2、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2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
3、子的“正统”。这种做法说明了( )A中央集权顺应历史潮流B封建皇权具有神权色彩C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D君权与相权矛盾不突出3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 )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4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若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材料中的主张( )A极大
4、地增强了相权B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C成为规范君臣关系的广泛共识D是对君主强化统治弊端的反思5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体现出古代医学研究( )A在战乱时期更为发达B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C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D注重运用辩证施治方法6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D体现了走
5、向平民化的趋势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该主张( )A认可西学价值,倡导以末辅本 B提倡本末并举,要求中西并重C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西化 D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81916 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 )A否定党派运动B主张国共合作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C倡导国
6、民运动D厌恶政权更迭91921 年 1 月 1 日起,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连续讨论 3 天,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结果经过激烈讨论,与会 18 人中“赞成波尔失委克主义者十二人”。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C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D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10“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
7、读正确的是(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B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D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11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 )A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B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C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12文革时期,电影白毛女经历了很大改编。旧版中,喜儿忍辱负重,对地主阶级抱有一丝幻想;新版中,喜儿虽受尽凌辱,但绝不妥协。旧版中,杨白劳性格懦弱,竟对地主下跪哀求,走投无
8、路之际喝卤水自杀;新版中,杨白劳性格刚烈,敢于反抗,被活活打死。这种改编反映了( )A“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贯彻B中国文艺创作迎来发展新契机C文革时期文艺形式丰富多彩D文艺创作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13“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这一时期,中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属于该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ABCD14伯利克里在比较雅典与斯巴达的差异时说:“我们爱好智慧,但不会就此变得柔弱;我们热爱艺术,但不做过度的炫耀。”爱好“智慧”和“艺术”反映出当时
9、的雅典人( )A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重视人的价值C比较关注物质生活D反对崇拜神灵15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16“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组成部分B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
10、权威C此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并未激化D人文精神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17詹姆斯弗农在远方的陌生人中提到:“短短的 200 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关系”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3B资产阶级革命改革C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D世界日益连为一体18科学家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时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C
11、说明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和本身分布状态D说明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191894 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20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
12、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
13、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 18 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材料二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
14、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摘编自林延清、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材料三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
15、简要评价。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516 世纪,随着人口压力减弱,中世纪的经济动力消失了,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的传统主又文化泛滋起来。一方面,“黑死病”带来的对无亡的恐惧助长了速信和宗教情绪,频繁的宗教节日和庆典活动造成人力物力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农民和雇佣劳动者时常大吃大喝,酗酒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天主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主张重振社会风习,宗教改革家提出“因信称义”,反对一切与内心信仰无关的宗教仪式和迷信活动;英国清教进而认为上帝的荣耀、公共福利和个人美德密不可分。1617 世纪,“移风易俗”运动在英国兴起。这动初期,主要是都铎致府致力于减少宗教庆典活动;15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第七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入学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