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省师大附中 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 农村推广用沼气作燃料B.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小碳排放C. 将废电池回收后深埋,防止其污染表层土壤D. 对煤和石油等燃料进行脱硫处理【答案】C【解析】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村推广用沼气作燃料符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宗旨,选项 A 正确;B、.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小碳排放符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宗旨,选项 B 正确;C、将废电池回收后深埋,会污染土壤,不符合“践行
2、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宗旨,选项 C 错误;D、对煤和石油等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减少酸雨形成,符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宗旨,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B.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均能保护内层金属C.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D. 氯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主要以 NaCl 的形成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B、镁、铝、锌等能生成保护膜,但更活泼的金属钠、钾等不可,错误;C、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
3、的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正确;D、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有关问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B. 煤燃烧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C.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2 -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为光能【答案】D【解析】分析:A电解池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装置;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C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详解:A电解装置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选项 A 正确; 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选项 B 正确;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
4、化学能在生物体内储存,选项 C 正确;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B.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属于物理变化C. 汽油、煤油、柴油是纯净物D.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答案】D【解析】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根据物质的成分、定义分析判断正误。详解:A、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分馏,属于物理变化;通过石油的裂化、裂解
5、可以得到小分子化合物,所以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选项 A 错误;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B 错误;C、汽油、煤油、柴油都含有多种成分,所以都是混合物,选项 C 错误;D、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难度不大,主要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的区别。5.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A. 福尔马林 B. 18.4 molL 1 H2SO4溶液C. 饱
6、和 Na2SO4溶液 D. 1.0 molL 1 CuSO4溶液- 3 -【答案】C【解析】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即发生盐析,加入轻金属盐或铵盐;A 错,能使蛋白质变性;B 错,蛋白质会变性;C 正确,加入饱和 Na2SO4溶液蛋白质会发生盐析;D 错,硫酸铜为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6.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 过氧化氢 B. 氨气 C. 过氧化钠 D. 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氢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故正确;B、氨气是只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错误;C、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错误;D、氢氧化钠是含有离
7、子键和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错误。考点:化学键的类型和化合物的类型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B. 葡萄糖与氧气反应C. 氧化钙与水反应 D. Ba(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详解: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 A 错误;B、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 B 错误;C、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 C 错误;D、Ba(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
8、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即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 CO 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4 -D.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答案】B【解析】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
9、能等;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断裂旧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选项 A 正确;B、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变化,选项 B 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 C 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所以可用分数或小数表示,选项 D 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
10、握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9.若乙酸分子中的羧基是 16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 18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 18O 的物质有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答案】B【解析】分析: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剩下基团结合的形成酯,据此进行判断。详解: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羟基和氢原子形成水,剩下基团结合的形成酯:CH 3C16O16OH+CH3CH218OHCH3C16O18OC2H5+H216O,所以分子中含有 18O 的物质
11、总共有 2 种,分别为:CH 3CH218OH、CH 3C16O18OC2H5,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羧酸与醇反应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酯化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即 乙酸中的羧基提供羟基,乙醇中的羟基提供氢原子。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B. 氨基酸均只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C. 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 -D. 聚乙烯、油脂、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A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B、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比如碳碳双键);D、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详解:A糖类中的葡萄糖属
12、于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选项 A 错误;B、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选项 B 错误;C、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比如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颜色褪去,选项 C 正确;D、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D 错误。答案选 C。11.二氟甲烷(CH 2F2)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制冷剂。对二氟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 1 种结构 B. 属于烃 C. 有 2 种结构 D. 为正四面体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二氟甲烷是甲烷四个氢原子中的两个被氯原子代替的产物,甲烷是正四面体结合,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
13、是完全等效的。详解:A、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甲烷的二氟代物只有一种,选项 A 正确;B、二氟甲烷(CH 2F2)为氟代烃不属于烃,选项 B 错误;C、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甲烷的二氟代物只有一种,选项 C 错误;D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 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 4 个顶点,当甲烷分子上的 2 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由于原子之间的相互影响,键长、键角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就不再是正四面体结构了,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甲烷的结构以及二氯代物的种数判断,难度不大,注意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14、12.某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锌筒是原电池的正极- 6 -B.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铵根离子流向石墨电极D. 电子经石墨沿电解质溶液流向锌筒【答案】C【解析】分析:锌锰干电池中,锌作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碳作正极,二氧化锰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氯化铵是电解质,据此分析。详解:A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石墨作正极,选项 A 错误;B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选项 B 错误;C原电池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到正极,故铵根离子流向石墨电极,选项 C 正确;D电子经导线由负极锌筒流向正极石墨电极,选项 D 错误
15、;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锌锰干电池,明确锌锰干电池的成分及放电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13.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两极均滴酚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电极附近溶液酸性减弱B. a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 b 电极附近酚酞变红D. b 电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答案】C【解析】A. a 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附近溶液酸性增强,选项 A 错误;B. a 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选项 B 错误;C. b 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阴极上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碱性增强附近酚酞变
16、红,选项 C 正确;D. b 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阴极上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电极上有无色气体氢气产生,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知道阳阴极区域发生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7 -14.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溴水混合后可发生加成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与氯化氢混合发生取代反应 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丙烯【答案】C【解析】A. 丙烯与溴水混合后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丙烷,选项 A 正确;B. 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选项 B 正确;C.
17、 丙烯与氯化氢混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溴丙烷或 2-溴丙烷,选项 C 错误;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丙烯,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15.反应 A+3B=2C+4D(A、B、C、D 均为气态)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1mol/(Ls) B. v(B) =0.6mol/(Ls)C. v(C) =0.6mol/(Ls) D. v(D) =0.8mol/(Ls)【答案】C【解析】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18、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 =0.1mol/Ls) ;B. =0.2 mol/Ls) ;C. =0.3 mol/Ls) ;D=0.2mol/Ls) ;故反应速率 VCV B=VDV A,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比值法可快速解答,要注意单位应一致,也可以利用归一法解答比较,难度不大。1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逆反应 N2(g)3H 2(g) 2NH3(g),下列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c(N2) c(H2) c(NH3)132B. 氨气的百分含量不在变化C. 断开一个 NN 键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生成D.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随时
19、间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 8 -【解析】分析:A、浓度大小无法判断浓度是否变化,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B、NH 3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其它物质的百分含量也不会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C、化学键的断裂应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根据质量守恒及反应物状态判断。详解:A、c(N 2):c(H 2):c(NH 3)=1:3:2,不能判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所以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选项 A 错误;B、NH 3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其它物质的百分含量也不会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选项 B 正确;C、按反应计量可知,无论是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只要一个 NN
20、键断裂的同时,就有有 6 个 N-H 键生成,所以不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 C 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由于反应物均为气体,故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质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 0。17.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 C5H8 B. 一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 与丙炔互为同系物【答案】A【解析】分析:有机物种类几百万种,在生活、生产等多有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2017 _2018 学年 高一化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