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6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两极世界的形成1.关于“冷战”起因的研究,有学者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该观点( )A.表明了“冷战”源于西欧国家的主导B.反映了英国等西欧国家对“冷战”的推动C.揭示了美苏失去对“冷战”的控制权D.说明了西欧与美国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答案: B解析: 材料观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冷战”的出现与西欧有关,但不能表明“冷战”是西欧主导的,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可知英国等西欧国家推动了“冷战”的发生,故 B 项正确;材料观点是讨论“冷战”的起因,而不是“冷战”的控制权,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西欧与美国战略
2、目标的一致性,故 D 项错误。2.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正式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提出要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这说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 )A.稳定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政权B.援助西欧复兴经济C.赢得西欧民众对美国的好感D.奠定建立北约组织的基础答案: A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自由经济制度”指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材料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故 A 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及设问“目的在于”,可知 B 项不符合题
3、意;材料没有涉及欧洲民众的态度和北约的建立,故 C、D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3.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时代情绪”,可以用许多学者的论文标题来表达,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加剧B.“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紧张C.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答案: B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对外大肆殖民扩张业已结束,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正处于“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尖锐对立,题干中论文的标题也反映了这一形势,故 B 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阵营对世界
4、的不利影响,与不结盟运动和世界多极化趋势都没有直接关系,故 C、D 两项均错误。4.下图为 1956 年“冷战”时期的一幅讽刺漫画“画皮”。该漫画意在表明( )2A.西方国家组建军事集团遏制苏联B.经济渗透是霸权政策的重要手段C.美元中心体系便于美国经济扩张D.美国推销价值观念试图控制西欧答案: B解析: 根据漫画中美国为北大西洋军事盟约涂色,可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受美国控制;根据美元符号“$”,可知美国能控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要是基于其对成员国的经济渗透,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5.1953 年 2 月 2 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国会通过决议,不承认过去与外国政府达
5、成的秘密协定(指雅尔塔协定)”。这表明他( )A.坚持推行对苏“冷战”B.主张与苏联结成同盟C.要牵制国会的立法权D.极力地维护两极格局答案: A解析: 雅尔塔协定奠定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材料中艾森豪威尔不承认雅尔塔协定,即欲遏制苏联,对苏“冷战”,从而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故 A 项正确;“主张与苏联结成同盟”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艾森豪威尔要牵制国会的立法权,故 C 项错误;艾森豪威尔不承认雅尔塔协定就是欲建立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故 D 项错误。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1947 年 6 月 5 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考点 规范 16 两极 世界 形成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