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2016_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解析).doc
《(备战2019)2016_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2016_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1 内能及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 长时 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D考点:比热容、晶体熔化、分子动理论视频2 【2016北京卷】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
2、北斗星协会 2017 届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茶杯内能;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选 D。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3 (2017北京卷)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2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3、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新航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 A 正确;而 BCD 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5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 加
4、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来源】2018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3【答案】A【解析】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故 A符合题意;B. 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饮料放出热量,冰块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 B 不符合题意;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牛奶放出热量,杯子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鸡蛋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
5、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6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 用力搓手,手会发热B. 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C. 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D.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天津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考点定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 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
6、在引力【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4【答案】A【解析】分析: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C、根据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考虑 ;D、根据分子间有引力考虑。解答: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 A 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证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故 C 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能作
7、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8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 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B. 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C. 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 D. 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中考)物理【答案】B9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5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来源】山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分
8、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故选:D。【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10 (2016上海卷)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上海卷)物理(带解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做功,没有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
9、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应选 C。【考点定位】功和能;内燃机11下列关于信息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B.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C. 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 D. 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自发的相互转化【来源】河南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B.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B 说法正确;C. 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故 C 错误; 6D. 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但具有方向性。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求我们要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 ,应熟练掌握
10、。难点是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1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 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 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 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 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来源】河南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13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
11、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来源】重庆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 A 卷【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 A 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 B 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C.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即吸热放热情况,即可作答。714如图是一辆长达 30m 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
12、列关于无轨电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B. 灵活拐弯时无轨电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C. 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来源】陕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二、多选题15 (2017北京卷)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B.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升高C.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温度低于 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
13、,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 A 正确。8B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B 错误。C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正确。D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所以温度低于 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故 D 正确。答案为 ACD。考点:分子动理论 热传递 做功冲程 蒸发现象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 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
14、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来源】2018 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CD三、计算题17图为某电热器的电路原理图,通过将开关 S 置于不同的位置,可以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的变换,对应的额定功率分别为 800W 和 40W。(1)将开关 S 接“1”时,电热器处于_(选填“加热”或“保温” )状态。9(2)电热器在加热状态下正常工作,将 0.5kg 初温为 20的水加热到 100,需要多长时间_?(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假设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来源】天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加热 210s18某电热水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现将水箱装满水,
15、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把水从 20C 加热到 60C已知 c 水 =4.2103J/(kg) ,不计热量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加热所需要的时间。【来源】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天津卷)物理(带解析)【答案】 (1)8.410 6J;(2)4200s。10【考点定位】热量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19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合作测量电磁灶的加热效率。他们关闭家中的其他用电器,只让电磁灶接入电路中烧水,水的质量为 2kg。小明负责观察电能表(如图),小亮负责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5min 电能表上的转盘转了 200r,水的温度恰好升高了 50。求解下列问题:(1)水吸收的热量
16、是多少? 水 =4.2103J/(kg)(2)电磁灶的实际功率是多少?(3)电磁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来源】山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4.210 5J 2000W 70%【解析】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温度变化以及比热容,根据 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吸 =(2)1200rkWh 表示用电器每消耗 1kWh 电能,电能表表盘转动 1200 圈,据此求出转 200r 消耗的电能,根据 求出 2min 中电水壶实际功率。=(3)根据效率公式 计 算出效率。=吸100%解答: (1)水吸收的热量 ;吸 =4.2103J/(kg)2kg50=4.2105J(2)电磁灶消耗的电能 ,电磁灶的实
17、际功率 ;(3)电磁灶烧水的效率 。=吸=4.2105J6105J =70%故答案为: ( 1) 4.2105;( 2) 2000;(3)70%。【点睛】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和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的应用,从题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20如图为一款陶瓷电煎药壶,工作电路简化为如图所示,它在工作时,有高火加热、文火萃取和小功率11保温三个过程,已知正常工作时,高火加热功率为 500W,文火萃取功率为 100W,若壶中药液的总质量为1kg,且再额定电压下煎药时,药液的温度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观察图像中高火加热过程可知:电煎药壶在前半段比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_。上述高火加热过程中,1kg 药
18、液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药 液 =4.2103/()(2)分析电路可知:当 接 2,同时 _时,电路处于文火萃取阶段,电路中的电阻_在工作。 (3)已知电阻 ,求 的阻值是多少_?电煎药壶的额定保温功率是多少瓦 _?2=4841【来源】陕西省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2)由 可知,电压一定,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分析电路可知:当 接 2,同时 闭合时,电路中=2 R1、R 2并联,电路中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处于高火加热状态;当 接 2,同时 断开时,电路中只有 R2工作,电路中电阻较大,此时电功率较大,处于文火萃取状态; 当 Sa接 1,同
19、时 断开时,电路中 R1、R 2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此时电功率较小,处于小功率保温状态;(3)当 接 2、 闭合时, 并联工作,电煎药壶处于高火加热状态 1、 2根据 P=UI 得,高火加热状态的总电流高 =高=500220=2511通过 的电流2文 =文=100220=51112通过 的电流1根据 得= 1=1=2202011=121当 接 1、 断开时, 串联工作,电煎药壶处于小功率保温状态, 1、 2则保温功率答:(1)电煎药壶在前半段比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低;(2)当 接 2,同时 断开时,电路处于文火 萃取阶段,电路中的电阻 R2在工作;(3) 的阻值是 121,电煎药壶的额定保温
20、功率是 80W;1点睛: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效率公式、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析电路图得出三种情况的电路组成,利用确认相应的状态是关键。=2四、填空题21将图甲所示装置中的玻璃板抽掉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做_;如图乙所示,用力击出下部棋子时,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是由于上面的棋子具有_。【来源】天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扩散 惯性充分证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有力证明气 体的扩散现象。(2)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后,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点睛: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1、22如图所示,瓶子里装有少量的水 ,用力打气,瓶塞向上跳起,瓶内有白雾产生。白雾是_形成的。瓶塞向上跳起过程中,瓶内气体_,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冲程相同。13【来源】201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物理(带解析)【答案】水蒸气液化;膨胀对外做功;做功【考点定位】物态变化;功和能视频2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_。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来源】2018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
22、考试(中考)物理【答案】 做功 燃烧 不相同【解析】分析:这是证明做 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因此,要解答本题需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解答: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空气做功,活塞的内能就会增加,空气的温度就会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烧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人的内能的,故上述实验时不同的。故答案为:做功;燃烧;不相同。【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4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反复证明了一个定律:背海而弱,向海则兴。开发利用海洋,是新时代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如图所示,是我国矗立在东海的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2016 _2018 年中 物理 真题分项 解析 汇编 专题 11 内能 利用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