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五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
《吉林省东辽五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东辽五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吉林省东辽五中 2019 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题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2、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卷 阅读题一、(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普通高中联谊校 2019 届高三期末考)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从整体来看,宋代文艺有趋于世俗化、平民化的倾向,从而产生雅俗共存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在士大夫手中,作为正统文艺样式的诗文、书画十分兴盛,而且依然保持着高雅、严正的姿态,牢牢地占据着大雅之堂的主要地位。另一方
3、面,民间伎艺也十分发达。宋代城市繁荣,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这两类文艺形式分别适合不同社会阶层对文化生活的特殊需求,也适应各个社会阶层审美情趣的不同倾向,共生共荣,互不排斥。这种雅俗共存的繁荣局面是宋代文艺的总体时代特征,是一个健康发展的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尤其值得称许的是,宋代文艺的雅俗共存并不是泾渭分明、严守畛域的不同板块,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共生状态。话本小说本是服务于市民阶层的说唱艺术,但是其“入话”部分常以诗词“起兴”,例如碾玉观音这篇宋话本,开篇便引用王安石、苏轼等人的咏春诗
4、词多达 11 首。这分明是通俗文学对雅文学的倾慕与靠拢。南戏本是宋代民间艺人创造的新兴艺术样式,它在形式上综合了宋代众多的伎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以及唱赚、缠令等在表演上的优点,与诸宫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南戏虽是典型的宋代俗文学,从曲牌来看,其实也是雅俗并存的,既有麻婆子等产自市井的“下里巴人”,也有从词牌中移植来的祝英台近等“阳春白雪”。更重要的是,宋代文艺的主体作者即宋代士大夫在文艺创作时具有融合雅俗的审美心态,从而实现了以俗为雅的境界提升。宋代的儒、道、释三种思想已在哲理的层面上有机融合起来,三教合一成为一种时代思潮,这使得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迥异于前代文人。首先,士大夫
5、对传统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挤的两极。其次,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态度,不像唐人那样张扬、发舒,而是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在现实生活中,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态度。随之而来的是,宋人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这就促成了宋代文学从雅俗之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宋词的兴盛便是其典型表现。宋代文人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成为士大夫宣泄衷肠的合适渠道。由于词被看作是用于抒写个人情愫的文体,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因而文人可以比较自
6、由地抒写内心款曲,词体也因此能够保持自身的特性,取得独立的地位。同时,在社会下层,由于经济发达、都市繁荣,民间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如柳永常常出入于秦楼楚馆,北宋中后期的秦观、周邦彦也都为歌伎写了不少词作。就其整体而言,宋词的兴盛是与宋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宋词在整体上具有以俗为雅的性质。(摘编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代文艺雅俗两类形式有利于适合不同社会阶层的特殊需求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倾向。B雅俗共存的宋代文艺中,雅和俗不是泾渭分明、互相割
7、裂,而是互相交融、互相影响。C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与前代文人迥异,是因为三教合一在宋代成为一种时代思潮。D宋代文人生活态度的变化带来宋人审美态度世俗化,促成宋代文学消弭了雅俗界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宋代文艺雅俗共存的总体时代特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令人信服。B文章以碾玉观音和南戏为例论证宋代文艺的雅俗共存是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共生状态。C文章不仅分析了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还列举了其在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D文章用较大篇幅阐述宋词兴盛过程,以此说明宋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密切相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
8、项是(3 分)( )A宋代士大夫创作的诗文、书画等正统文艺样式,牢牢地占据着大雅之堂,是“雅”文艺的代表。B作为宋代民间艺人创造的新兴艺术样式,南戏综合了众多伎艺的表演优点,是“俗”文艺的代表。C宋代文人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常用诗文;若抒写个人的闲情逸致,则一般用词。D由于摆脱了“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受到民间娱乐场所的欢迎,宋词逐渐具有以俗为雅的性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大部分网络自制剧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大城市反而并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2017 年 12 月
9、27 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电影电视评论周的论坛上,谈到网络自制剧中影视剧的观众时,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这样说。从 2015 年的 459 部上升到 2017 年的 787 部,网络自制剧数量迅猛增长,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 2015 年的 317 亿人次,上升到2017 年的 1147 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流量,使网络自制剧的投资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所有因素使网络自制剧在创作质量方面已经产生了向精品化拓展的趋向。”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卫这样说。2(摘编自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材料二:材料三:近年来,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诸多问
10、题:一、剧情抄袭严重。我国近些年所产出的网络自制剧数量猛增,但大部分所表现的内容情节简单,剧情单一,真正原创的剧目很少。如果是看过原版的观众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中国制造”都是在刻意地翻版与抄袭,其实这样对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极其不利,虽然收视率不错,但也仅仅是虚假的繁荣,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二、题材单一,同质化明显。我国的网络自制剧以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所讲的都是年轻人或者白领之间发生的戏剧故事或言情故事,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和上班族。这样一来,影片的受众面相对窄小,对自制剧本身的发展不利。三、制作粗糙,艺术性不高。就我国已经播出的网络自制剧来看,大多规模较小,制作粗糙,是典型的快餐式
11、影片,毫无艺术性可言。国产网络剧,外形包装简单,故事性较差,内容多以恶搞、吐槽、搞笑为卖点,没有深度,吸引力差。(摘编自张超然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弊端以及未来前景)材料四:我国电影界将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指引,在三个方面着力工作:一是“树三讲”“去三俗”,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二是强化电影的现尖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三是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开启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网络自制剧要承担起同样的责任,仍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点:首先,作为视频网站,要懂得珍惜。作为一种新媒体,视频网站当然应
12、该根据网民需求播出各种风格的剧目。但如何保证剧集不“三俗”,而且“信达雅”,则需要下一番功夫。在剧目选择上,固然要尊重观众需求,但决不能违反创作原则顾此失彼。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但一味迎合观众,忽视导向责任,则有悖艺术精神。而在观众需求与有关规定之间,也并非找不到切合点。其次,作为网站经营者以及其他相关制作单位,应当多拍一些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网络自制剧,内容、题材、剧本、制作、演员演技等环节做得到位,是网络自制剧生存发展的根本。(摘编自黄海贝网络自制剧: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潇认为,网络自制剧最主流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
13、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因为她们相对来说闲暇时间多一点。B根据调查,“有喜欢的演员”只占“影响受众选择网络自制剧的原因”的 38.9%,这表明网络自制剧无须注重明星效应。C我国的网络自制剧题材单一,以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同质化明显,这对自制剧本身的发展很不利。D视频网站作为一种新媒体,应着力“三讲”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三俗”,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中,网络自制剧数量迅猛增长和播放流量上升,表明自制剧成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B从材料二看,大多数观众会选择内容有趣、剧情吸引人的情景喜剧和青春偶像剧,也有
14、人选择制作精良的剧集。C材料三说明缺乏原创内容、受众群体狭小、质量不过关等因素限制了我国网络自制剧的良性发展。D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如果能保证剧集不“三俗”,不违反创作原则,质量上乘,网络自制剧是能够强大起来的。6对于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的诸多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灯 火萧 萧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朝兴村,
15、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显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3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
16、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
17、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 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
18、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
19、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这一些光影缤纷!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注】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深切留恋和怀念,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B文中写到“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这句话表明,普通的煤油灯
20、在贫困的年代里是很宝贵的,灯下的苦读是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C文章结尾处写到“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体现出作者复杂的心理:既有对过往温馨的留恋,也有对美好现实的欣慰。D本文以四十年间灯火的变化为线索,由昏黄的煤油灯引出话题,又围绕着灯写了一系列的内容,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8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9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 分)二、(山东烟台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2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邵嗣尧,字子昆,山西猗氏人。康熙九年进士,授山东临淄知县。有惠政,以忧去。十九年,服阕,补直隶柏乡。兴水利,减火耗,禁差拢,民安之。县人大学士魏裔介为嗣尧会试座主,家人犯法,严治之,不少贷。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嗣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具论如法。值岁饥,或言勒积粟家出粟,嗣尧曰:“人惟不积粟,故岁饥则束手,吾方蕲令积粟家获厚利,何勒为?” 已而蠲粟者众,岁不为灾。有言开滏阳河通舟楫者,巡抚于成龙使嗣尧往相度,嗣尧力持不可,谓:“此河旱潦不常,未可通舟楫。即或能通,恐舟楫之利归商贾,挑濬之害归穷民矣。”事遂寝。盗
22、杀人于县界,立捕至,置之法。或毁於上官,以酷刑夺职。尚书魏象枢奉命巡视畿辅,民为申诉,事得白。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三十年,出为直隶守道,持躬清介,苞苴杜绝。遇事霆发机激,势要惮之。所属州县,肃然奉法。三十三年,江南学政缺,圣祖谕曰:“学政关系人材,朕观陆陇其、邵嗣尧操守学问俱优,若以补授,必能秉公校士,革除积弊。”时陇其已卒,遂命嗣尧以参议督学江南。既莅事,虚衷衡校,论文宗尚简质,著四书讲义,传示学者。甫试三郡,以积劳遘疾卒。身无长物,同官敛赀致赙乃得归葬。士民思之,为立祠肖像以祀焉。圣祖澄清吏治,拔擢廉明,近畿尤多贤
23、吏,如彭鹏、陆陇其及嗣尧,当时皆循名上达,闻于天下。(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B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4C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D于成龙复荐之补清苑/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二十九年/尚书王骘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11下列
24、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阕”有“止息终了”的意思。“服阕”是指守孝期满除去孝服。B畿指京畿,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畿辅”指京都附近的地方。C学政,官名。清代国子监置学政,掌管执行学规、考校训导等事务。D祠,又称祠堂、祠庙,是旧时供奉祭祀祖宗或有功德的先贤的建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邵嗣尧体恤民情注重兴利除弊。任柏乡县知县时,他兴修水利减少碎银融化重铸银锭时的折耗税,禁止差役扰民,反对开浚旱涝不定的滏阳河。B邵嗣尧刚正不阿,一直执法严明。他依法惩治打人的旗兵和杀人的强盗;遭毁谤复出,再任御史时权要都忌惮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东辽 2019 届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模拟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