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直接原因:1894 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2概况(1)1894 年,日本借平息朝鲜农民起义之机,挑起战争。在 大战后,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2)1895 年,日军攻占威海卫, 全军覆没。(3)1895 年,中日 签订,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 马关条约的内容(1)割地:割 、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3)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为商埠。(4)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4影响( 1) 巨 额 赔 款 , 大 大 加 重 了 中 国 人 民 的 负
2、 担 ;( 2) 新 通 商 口 岸 的 开 辟 , 使 列 强 侵 略 实 力 深 入 中 国 内 地 ;( 3) 允 许 外 国 在 华 投 资 设 厂 , 拓 展 了 列 强 对 华 的途径严 重 阻 碍 了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 4) 中 国 社 会 的程度大大加深。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2)义和团运动兴起,以“ ”为旗号。2发动:1900 年 6月,借口镇压 ,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3过程(1)顽强阻击: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2)攻陷北京:1900 年 7月,八国联军占领 ;8 月攻陷北京。(3)
3、妥协投降:慈禧太后在出逃过程中命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21时间: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2内容(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年还清,本息合计 98 亿两,以 和盐税作抵押。(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 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性质的组织。(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3影响(1)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 受到列强的控制。(2) “使馆界”实际上是“ ”,成为列强策划
4、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4)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5)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K知识参考答案甲午中日战争的深远影响31对中国(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陷入及其深重的危机。(2)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3)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4)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5、主义经济的发展。2对日本: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使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3对远东格局:朝鲜半岛被日本侵占;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下降;同时导致列强的远东之争更趋激烈。(2018 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参考答案】B
6、4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1相同点:(1)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2)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3)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2不同点(1)从内容上看,马关条约中割占我国土地的面积远远超过南京条约,赔款数额也大大超过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都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商埠已深入中国内地;南京条约的关税商定是为了便利列强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2)从特点上看,南京条约体现了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开辟中国
7、市场的要求;马关条约体现了列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要求。(3)从影响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1相同点(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2)两次战争中,列强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出逃。(3)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4)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2不同点(1)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2)战争的直
8、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的侵略利益。(3)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20162017 学年江苏镇江高二下期月考)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的结果或影响a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清政府被迫开放沙市、苏州等地为商埠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Aa Bb Cc Dd【参考
9、答案】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大步项目 条约 程度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6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不同历史时期侵华目的、侵华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1侵华目的的变化(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
10、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企图瓜分中国领土的必然反映。2侵华的基本特征(1)从战争的发动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2)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3侵华方式的变化(1)甲午中日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2)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2017-2018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林增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894年约有 1亿多美元,到
11、 1914年时已增至 96 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B7【试题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中 1894年到 1914年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由 1亿多美元增至 96 亿多美元的信息,反映了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故 B说法正确;由“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可判断 A说
12、法错误;C 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近代列强一战后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 D说法错误。答案为 B。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从主观上看:清朝封建统治腐朽,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落后;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或战和不定或片面求和,组织抵抗不力。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扭转败局。2从客观上看:鸦片战争中的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在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与英国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 世纪末已成为亚洲的强国;19 世纪末 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
13、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的实力更加强大。综上所述,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1清军将领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其牺牲地点位于下图中的8A处B处C处D处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 ”作者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国人民族观念淡薄 B武器装备陈旧落后C政府军事策略失当 D北洋官兵妥协退让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
14、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4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95下图中的城楼上标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04 单元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12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7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