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五电化学限时训练201902252105.doc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五电化学限时训练2019022521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五电化学限时训练201902252105.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题型五 电化学题型限时训练1.(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模拟)如图为一种固体离子导体电池与湿润 KI 试纸 AB 连接,Ag+可以在 RbAg4I5晶体中迁移,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聚四氯乙烯膜与 AlI3反应生成 I2,Ag 与I2作用形成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试纸 B 端发生氧化反应B.Ag+从石墨电极移向银电极C.试纸 A 端发生反应:2I -2e- I2D.若该电池转移 1 mol 电子,则滤纸上生成 8 g O2解析:Ag 和 I2作用形成原电池,生成物为 RbAg4I5,可以知道在反应中 Ag 被氧化,为电池的负极反应,I 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原电池工作时,
2、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 与正极相连为阳极,B 与负极相连为阴极;试纸 B 端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 Ag+从银电极移向石墨,B 错误;试纸 A 端为阳极,为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单质碘,C 正确;电解碘化钾溶液,阳极碘离子先失电子变为碘单质,碘离子消耗完,才有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变为氧气,因此该电池转移 1 mol 电子,则滤纸上生成 O2的量小于 0.25 mol,D 错误。2.(2018四川成都模拟)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它在放电时有关离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3、A.Li+透过膜除允许 Li+通过外,还允许 H2O 分子通过B.充电时,电池内部发生的总反应为 Li+Fe2+ Li+Fe3+C.充电时,钛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D.放电时,进入贮罐的液体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S2 +Fe2+ Fe3+2S28 24解析:该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Li +透过膜除允许 Li+通过,不允许 H2O 分子通过,故 A 错误;电池反应为 Li+Fe3+ Li+Fe2+,则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Li+Fe2+ Li+Fe3+,故 B 正确;钛电极是电池的正极,充电时,应该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故 C 错误;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 Fe3+e- Fe2+,F
4、e2+与 S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 2 +2Fe2+282Fe3+2S ,所以 D 错误。3.(2018山东威海模拟)近几年,具有超常性能的铝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热点,其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铝与石墨为电极,内部用 AlC 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2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石墨电极方向移动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nAlCl4+e- Cn+AlCC.充电时,每生成 1 mol 铝,同时消耗 4 mol Al2CD.充电时铝电极接电源负极,该极有 CnAlCl4生成解析:铝是活泼的金属,放电时作负极,石墨作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
5、动,所以有机阳离子向石墨电极方向移动,A 正确;放电时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根据装置图可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nAlCl4+e- Cn+AlC ,B 正确;充电时铝电极作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Al2C +3e- Al+7AlC ,因此充电时,每生成 1 mol 铝,同时消耗 4 mol Al2C ,C 正确;放电时,铝是活泼的金属,铝作负极,因此充电时铝电极接电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4Al2C +3e- Al+7AlC ,因此该极有 AlC 生成,石墨电极有CnAlCl4生成,D 错误。4.(2018齐鲁名校联合体联考)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出一
6、种高性能的钙离子电池:以溶有六氟磷酸钙 Ca(PF6)2的碳酸酯类溶剂为电解液,放电时合金 Ca7Sn6发生去合金化反应,阴离子(P )从石墨烯中脱嵌,进入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比能量为单位质量的电极放出电能的大小)( D )A.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B.放电时,a 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Ca7Sn6-14e- 7Ca2+6SnC.充电时,b 电极接电源的正极D.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较钙离子电池具有材料储量丰富、比能量高的优点解析: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化学能变为电能和热能,A 正确;根据图示可知,钙离子向 b 电3极移动,因此 a 电极为负极,发
7、生氧化反应:Ca7Sn6-14e- 7Ca2+6Sn,B 正确;充电时,为电解池,b 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应该接电源的正极,C 正确;由于提供 1 mol e-时,钙的质量大于锂的质量,所以单位质量的电极放出电能,钙离子电池比能量比锂离子电池要低,D 错误。5.(2018广东深圳调研)以柏林绿 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FeFe(CN)6+2Na+2e- Na2FeFe(CN)6B.充电时,Mo(钼)箔接电源的负极C.充电时,Na +通过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D.外电路中通过 0.2 mol 电子的电
8、量时,负极质量变化为 2.4 g解析:根据工作原理,Mg 作负极,Mo 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 FeFe(CN)6+2Na+2e-Na2FeFe(CN)6,故 A 正确;充电时,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 箔接电源的正极,故 B 错误;充电时,属于电解池,根据电解原理,Na +应从左室移向右室,故 C 正确;负极上应是 2Mg+2Cl-4e- Mg2Cl22+,通过 0.2 mol 电子时,消耗 0.1 mol Mg,质量减少 2.4 g,故 D 正确。6.(2018四川宜宾模拟)用粗硅作原料,熔融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电源的 B 极
9、为负极B.可选用石英代替粗硅C.电解时,熔融盐中 Li+向粗硅移动D.阳极反应:Si+4H -4e- SiH4解析:根据装置图,该装置为电解池,总反应为 Si+2H2 SiH4。H 2生成 H-,发生还原反应,Si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通入 H2的一极是阴极,故 A 是负极,B 是正极,故 A 错误;阳极粗硅失电子,若换成石英,即 SiO2,SiO2中 Si 已经是+4 价,无法再失电子,故 B 错误;电解时,熔融盐中 Li+向阴极移动,故 C 错误;阳极粗硅生成 SiH4,故电极反应为 Si+4H-4e- SiH4,故 D 正确。7.锂硫电池由于具有
10、高比能量以及硫廉价易得等优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由单质硫和一些高导电性材料复合而成,金属锂片作为负极,正负极之间用浸有电解液的隔膜隔开,其电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4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e- Li+B.正极材料中的石墨颗粒主要用于增强导电性C.电池工作时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又经高氯酸锂介质流向 Li 极D.总反应方程式为 2Li+S Li2S解析:负极金属锂片失去电子生成 Li+,电极反应为 Li-e- Li+,A 正确;正极材料中的硫粉和聚合物黏合剂都不导电,这样会影响原电池的形成,所以掺入石墨颗粒是为了增强正极材料的导电性,B 正确;电池工
11、作时,电子在外电路中从 Li 电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向正极,而在高氯酸锂介质中则是通过离子的定向迁移形成闭合回路,C 不正确;硫粉作为正极,反应原理为 S+2e- S2-,因此总反应为 2Li+S Li2S,D 正确。8.(2018山东临沂模拟)电解 NaB(OH)4溶液制备 H3B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M 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 2O-4e- O2+4H +B.a、c 为阴离子交换膜,b 为阳离子交换膜C.N 室中:a%b%D.理论上每生成 1 mol H3BO3,两极室共产生标准状况下 16.8 L 气体解析:M 室中石墨电极为阳极,电解时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 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第二 题型 电化学 限时 训练 20190225210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