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专题四电磁感应和电路第1讲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专项训练201902203281.doc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专题四电磁感应和电路第1讲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专项训练20190220328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专题四电磁感应和电路第1讲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专项训练20190220328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讲 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真题再现 1(2016全国卷)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 411 所示,图中电阻 R1、 R2和 R3的阻值分别为 3、1 和 4,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 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当 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图 411A2 B3 C4 D5解析 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n,根据能量守恒,当 S 断开时, UI I2R1( nI)2(R2 R3);当 S 闭合时,4 UI(4 I)2R1(4 nI)2R2,联立解得 n3,所以 B 正确。答案 B2(2016全国卷)阻值相等
2、的四个电阻、电容器 C 及电池 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 412 所示电路。开关 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 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1;闭合开关 S,电流再次稳定后, 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2。 Q1与 Q2的比值为图 412A. B. C. D.25 12 35 23解析 电路中四个电阻阻值相等,开关 S 断开时,外电路的连接等效为图甲,由于不计电池的内阻,设每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 U1 E E;当开关 S 闭合后,外电路的连接等效为图乙,则电容器两端1223R23R R 15的电压为 U2 E E,由 Q CU 可知, ,C 项正确。12R12
3、R R 13 Q1Q2 U1U2 352答案 C3(多选)(2016全国卷)如图 41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a 和 b。当输入电压 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10 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13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91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9C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91D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9解析 因为两灯泡额定电压相同且均正常发光,且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10 倍,所以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比为 91,由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可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91,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理想变压器变流规律可知,
4、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为 19,由功率 P UI 可知,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9,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 AD4.(2018全国卷)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 Q 方 ;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 Q 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均为 u0,周期均为 T,如图 414 所示。则 Q 方 : Q 正 等于图 414A1 B. 12 2C12 D21解析 根据焦耳定律知热量与方波中的电流方向的变化无关,故 Q 方 T;而正弦交u20R流电电压的有效值等于峰值的 ,故 Q 正 T T,所以 ,D 正确。12 (u02)2R 12 u20R Q
5、方Q正 21答案 D3考情分析分值 06 分题型 以选择题为主命题热点(1)电路的动态分析(2)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四值”的应用(3)理想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考点一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直流电路动态分析的三种常用方法(1)程序法R 局 I 总 U 内 I 总 r U 外 E U 内 确定 U 支 、 I 支 。 增 大 减 小 ER r 减 小 增 大 减 小 增 大 增 大 减 小(2)结论法“串反并同”“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
6、大(减小)。(3)极限法因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使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2018 洛阳模拟)在如图 415 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下滑动时,三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U1、 U2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 415A I 减小, U1增大 B I 减小, U2增大C I 增大, U1增大 D I 增大, U2增大解析 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下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 R 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干路电流 I 总 减小,路端电压 U
7、 增大, R3两端电压等于路端电压,则流过 R3的电流 I3增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4I I 总 I3, I 总 减小, I3增大,则 I 减小, R1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 V1的示数 U1减小。电压表 V2的示数 U2 U U1, U 增大, U1减小,则 U2增大。所以, I 减小, U1减小, U2增大。故选 B。答案 B【题组突破】1.(2018天津五区县高三联考)如图 416 所示,L 1、L 2、L 3、L 4为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向下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图 416AL 1变暗 BL 2变暗CL 3变亮 DL 4变暗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8、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 I 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增大,通过 L4的电流增大,L 4变亮,且通过 L3的电流减小,L 3的电压减小,L 3变暗,故L2的电压增大,L 2变亮,L 1的电流减小,L 1变暗。故 A 正确。答案 A2(2018河南九校联考)如图 417 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 P 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向 b 端移动时,则图 417A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减小C质点 P 将向下运动D R1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减小解析 由题图可知,滑动变阻器 R2
9、与 R3并联后与 R1串联,电容器与 R3并联。当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向 b 端移动时, R2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R1两端的电压增大,可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电压表读数减小,A 错误;并联部分电压减小,流过 R3的电流减小,而电路中总电流增大,故流过 R2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增大,B 错误;因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5板间场强减小。质点受到的向上电场力,故质点 P 将向下运动,故 C 正确;因 R1电流增大,由 P I2R 可知, R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故 D 错误。答案 C考点二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四值”问题1线圈
10、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3)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2正弦交流电“四值”的应用(多选)(2018 商丘模拟)如图 418 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电阻为 r2 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右侧电路连接,右侧电路中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为 R0 ,滑动片 P 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 R1 R0、 R2 ,其他电407 R02阻不计。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闭合开关 S,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是 10 V,
11、图乙是矩形线圈磁通量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18A电阻 R2上的热功率为 W57B0.02 s 时滑动变阻器 R 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C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是 e10 cos 100 t(V)26D线圈开始转动到 t s 的过程中,通过 R1的电荷量为 C1600 2200解析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可求得 R2两端的电压为 V,故 P 107 (f(10,7)2207W W,A 正确; 0.02 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此时线圈中电动势最大, R 两端电压57最大,B 错误;因线圈有内阻 r,故电动势最大值 Em10 V,C 错误;由 R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整合 电磁感应 电路 恒定 电流 专项 训练 201902203281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