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狡 黠 ( xi) 模 样( m) 孜孜 不倦( z) B 省 悟( xng) 藻 饰( zo)前 仆 后继( p) C 嬉 闹( x)麦 穗 ( su)咬文 嚼 字( jio) D 汲 取( j)抽 噎 ( y) 锲 而不舍( q) 答案: D 下列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最使我彷惶恐慌的是,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也不旁骛,便是敬业。 C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2、。 D于是有人概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答案: B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陈不忍心拒绝王经理 三顾茅庐 的诚意 ,最后决定到他的公司任职。 B张老师是一名认真负责的老师,总是利用休息时间 不胜其烦 地为同学们解答问题。 C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就 沾沾自喜 ,自我满足。 D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 置若罔闻 ,一意孤行,他们就必将自食其果。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代文,完成下面各题。( 18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
3、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 ”女人没好气地骂着, “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 “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 女人望天,叹气。 “瘟天! ”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
4、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 孙老师说: “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 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 A】 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 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
5、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 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孩子 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 “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 ”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
6、,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 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 ”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 “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 女人说: “你看你。唉。 ”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 “听见没有,下雪了。 ”孙老师说: “听见了,下就下吸。 ”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 孙老师翻了翻身: “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 “你 ” 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
7、了。 第二天一大早, 【 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 ”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 ”孙老师还没 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
8、“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 “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中国卷) 【小题 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4分) 早上: 。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 。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 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小题 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 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 、 的好女人。 (3分) 【小题 3】文中【 B】处划线
9、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分) 【小题 4】请对【 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 (4分) 【小题 5】请写出本文题目 “点燃一个冬天 ”的两层含义。( 4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答案: 【小题 1】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学生烤火取暖。 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 (4分,每处 2分,概括合理均可 ) 【小题 2】对学生关怀备至 勤劳顾家 理解丈夫 (或:支持丈夫 )(答出两点即可 )(3分,每空 l分,言之有理均可 ) 【小题 3】突出山村冬天天气严寒,为下文写学生们雪中送炭作了铺垫,也衬托了学生这种行为的感人。 (3分,言之有理即可 ) 【小题 4】
10、示例: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学生围在火堆边烤火时欢快的情景,侧面表现了孙老师对学生的爱。 (4分,言之有理即可 ) 【小题 5】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 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 (或:孙老师用爱温暖着学生,而学生也用真挚的 爱回报老师,使寒冷的冬日充满暖意。 )(6分,每点 3分,言之有理均可 ) 【小题 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熟悉文章内容是基础,然后根据所给的时间,寻找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流畅。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
11、,从孙老师把自家的煤用于学生烤火可以看出孙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孙老师的妻子早起生火,辛苦背煤,看出其勤劳;天天喂孩子生火,自家的煤给学生烤火,没有怨言,缘于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试题分析:解答时,要结合下文内容,根据 “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等词句可以看出天气的严寒,孩子们正是在这种天气下去捡木材烧木炭,让人感动。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试题分析:这句话把孩子们比作 “一群鱼儿 ”,从 “一边 ”“一边 ”等词语看出孩子们的欢乐,侧面体现了孙老师对孩子的爱。 考点:体
12、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试题分析: “点燃一个冬天 ”,从文章结尾孙老师妻子的话中,可以知道是指孩子们送的木 炭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这木炭中饱含了孩子们对孙老师的深深的爱,同时也包含了老师对孩子们的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当自己的伯乐 吴淡如 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的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
13、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 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 一些 作用。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 “一路扶持、始终相依 ”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赢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熊国宝: “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 ”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 “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我自己。 ” 原来他入选国家代表队时,只是 “绿叶 ”的角色,教 练选了
14、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懈怠,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五点去晨跑。 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 “牺牲打 ”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举成名。 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 “绿叶 ”的角色,埋怨教练 “有眼无 珠 ”,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来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 “牺牲打 ”罢了。 没
15、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 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 “伯乐 ”。 (选自青春励志 2011年第 10期,有删改) 【小题 1】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 3分) 【小题 2】请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证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小题 3】阅读 段文 字,回答下面问题。( 4分) ( 1)分析第 段中加点词语 “一些 ”的表达效果。 ( 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 段的作用。 【小题 4】从论证过程看,文章
16、是如何阐明 “要勇于当自己的 伯乐 ”这一观点的?(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引出议论的话题 “伯乐的作用 ”;( 1分)作为文章的一个论据。( 1分);增强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 【小题 2】( 2分)相信自己展示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均可。示例:毛遂自荐。 【小题 3】( 4分)( 1) “一些 ”一词既肯定了伯乐对于人生成功的客观作用,( 1分)又表明这些作用是有限的,并非不可或缺。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分)(意思对即可) ( 2)内容上:表明伯乐可遇不可求,引发读者对不遇伯乐的思考。(意思对即可, 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 1分) 【小题 4】(
17、 3分)先简述马说文意,阐述伯乐对人的成功有一定的作用。( 1分)再举熊国宝的事例,论证 “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 ”。( 1分)在此基础上,表明 “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 伯乐 ”这一观点。( 1 分)(意思对即可。未联系文章分析者,扣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议论文开头段落的作用多引出作者的论题,吸引读者 的阅读兴趣,作为故事还起论据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 “伯乐 ”。然后围绕这一论点选择自己熟悉的名人事例即可。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18、】试题分析:( 1) “一些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 “一些 ”肯定了伯乐对于成功的作用,但又不显得绝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2)这一段处于文中,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由上文写伯乐的 重要性引入下文写做自己的伯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熟悉全文内容,从全文可知,文章以马说引入,然后用熊国宝的事例证明要做自己的伯乐,最后论证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共 13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19、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
20、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于
21、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 1】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宜付有司 论 其行赏论:判定 B由是 感激 感激:感动振奋 C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 义:意义 D临表 涕 零涕:眼泪 【小题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3分) A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 忠陛下之职分也 B宜付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四川省 成都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