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
2、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欧阳修秋声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骤至 骤:突然B天高日晶 晶:亮C盖夫秋之为状也
3、状:情状D亦何恨乎秋声 恨:遗憾【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 项, “恨”是“怨恨”的意思。一、课内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4、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节选自苏轼后
5、赤壁赋)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B洗盏更酌 重新C履巉岩,披蒙茸 拨开D掠予舟而西也 向西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3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 ,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B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 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D 后赤壁赋中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秋阳赋苏 轼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
7、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 之诗。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耕于三吴,有田一廛。禾已实而生 耳,稻方秀而泥蟠。沟塍交通,墙壁颓穿。面垢落暨之涂,目泣湿薪之烟。釜甑其4空,四邻悄然。鹳鹤鸣于户庭
8、,妇宵兴而永叹。计有食其几何,矧 无衣于穷年。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清风西来,鼓钟其镗。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蚤作而占之,则长庚 澹澹其不芒矣。浴于旸谷 ,升于扶桑。曾未转盼,而倒景飞于屋梁矣。方是时也,如醉如醒,如喑鸣。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公子亦有此乐乎?”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惑。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 ”公子拊掌,一笑而作。【注】无言:内容空洞。生:发芽。矧
9、:也。长庚:金星。旸谷: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宅于不土之里 宅:住宅。B若予者 若:像。C方夏潦之淫也 淫:过度。D蚤作而占之 蚤:通“早” ,早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雨止之祥也 倚歌而和之B赫然而炎非其虐 何为其然也C奴婢喜而告余 扣舷而歌乏D升于扶桑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B本文以秋阳为题,却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每日 理解 常见 文言 实词 文中 含义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