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pptx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2古代诗歌鉴赏课件.pptx(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考什么,从材料看,主要选择课标规定的要求背诵的40首古诗词,其中以课内古诗词为主要考查对象;从考查点看,以内容理解、诗歌意象、品味炼字、佳句赏析、诗歌主旨、诗歌情感、表现手法为主要考查点,其中内容理解为必考考点,怎么考,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题量:共计两道题分值:5分命题形式:一道以综合考查诗句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为考查点的选择题,一道以内容理解、诗歌意象、品味炼字、佳句赏析、诗歌主旨、诗歌情感等为命题点的简答题或填空题,备考策略,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
2、“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3.注意分析诗的写作手法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
3、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秋风”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
4、山”“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的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 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第1讲 整体感知、内容理解、画面描述,2018福建改编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7分),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
5、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例1 2018.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考点1 整体感知,转述文意),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例2 2018.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分)(考点2 内容理解),例3 (改编)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
6、出来。(2分)(考点3 画面描述),考点1 整体感知,转述文意,例1 2018.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变式】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表述,不符合(符合)诗句理解的一项是 ( ),【阅卷人揭示满分策略】,这是福建中考古诗词阅读必考查的一道题。在错误选项的内容设计上,命题人主要会从诗句内容理解、意象把握、语言品味、表现手法、诗词情感或主题的角度来设计答题选择点。,【阅卷人演绎答题思路】,【失分警示】 没有进行比对分析,靠感觉答题。 不理解诗句内容、情感、写法等,盲目判断。,【本题答案示例】C,考点2 内容理解,例2 2018.
7、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题型变式】 1.从诗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诗(词)中写了哪些景象?有什么作用? 4.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氛围? 5.诗(词)中(词)是什么意思?,【阅卷人揭示满分策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考点角度主要有:对诗(词)中景物、形象的理解,对诗(词)句含义的理解,对诗(词)意象的揣摩,对全诗情感的感悟等。,【阅卷人演绎答题思路】,【失分警示】 景物特点或人物形象分析不到位。 没有提炼关键词,直接抄写大段内容,导致答案偏颇。,【本题答案示例】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专用 2019 中考 语文 高分 一轮 专题 02 古代 诗歌 鉴赏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