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5.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5.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5.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pptx(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 衰变 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1)岩浆活动,(2)地壳运动 分类,侵入,喷出,水平,垂直,褶皱构造,块状,地堑,-5-,地震 a.概念:是地球 内能 急剧释放的表现,是地球 内部变动 引起的地壳震动。,(3)变质作用: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6-,(4)板块运动,-7-,地球表层的 岩石圈 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 亚欧 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 印度洋 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 非洲 板块、F为南极
2、洲板块。 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张裂形成 裂谷 或发育为海洋;如果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 褶皱山系 。 3.结果: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8-,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 2.主要表现形式,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 趋于平坦 。,-9-,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 图中A为 侵入型 岩浆岩,B为 喷出型 岩浆岩,C为 沉积岩 ,D为 变质岩 。 2.主要的地质作用 图中代表 (上升)冷却凝固 作用,代表 固结成岩 作用,代表 变质 作用,代表 重熔再生 作用。,-1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内力作用及其对
3、地表形态的影响 典题研析 (2018全国卷)贝加尔湖(如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1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思路分析第(1)题,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第(
4、2)题,贝加尔湖湖盆断裂下陷(陷落),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且还在不断增厚的沉积物,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湖盆仍在陷落加深。,命题立意:本组题以贝加尔湖为案例,考查湖泊成因、湖盆的动态变化。思维链条清晰,环环相扣,考点呈现自然顺畅。通过设问,寻找普遍性中的特殊现象,创设复杂的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性问题,使考生通过质疑、反思和探究,尝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考生在较高层级地理思维方面有所创新突破。 答案:(1)A (2)C,-1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整合构建 1.主要内力作用,-14-,考
5、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1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2.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16-,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3.板块运动与大地构造地貌,-1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2018陕西咸阳二模)千层薄饼岩是一种产状水平的、薄层状的石灰岩与泥岩或页岩互层的沉积岩。大陆冲来的泥土掩埋海洋生物,被泥土掩埋下的海洋生物形成石灰岩,泥土经压实固结后形成泥页岩。上述过程彼此反复。在垂直剖面上看,从下到上,一层凸出的石灰岩之后是一层凹进去的泥页岩,往上又是一层凸出的石灰岩,再往上是一层凹进去的泥页岩。读新西兰海边的千层岩景观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1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1)千层薄饼岩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未经受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 A.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C.地壳的垂直运动 D.地壳的水平运动 (2)千层薄饼岩泥页岩中泥土的来源最有可能是( ) A.地震之后诱发的泥浆流或洪水等从附近陆地上带来的大量泥土 B.海浪从附近陆地上带来的大量泥土 C.风力从附近陆地上挟带的大量尘土 D.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从陆地上搬运来的大量泥沙,答案,解析,-1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典题研析 (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
7、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2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 A. B. C. D.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
8、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2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思路分析,-2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的洪积扇形成过程,可得出河流、沟谷越多,形成的洪积扇越多。结合图中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处的河流、沟谷可知C项正确。第(2)题,洪积扇堆积物中颗粒的大小主要受河流搬运能力的影响。图中显示,甲地洪积扇所在河流的上游为低山,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搬运能力弱;河流较长,沿途沉积作用较强。因此,洪积扇堆积物中的砾石来源较少,选B项。第(3)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
9、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说明利于耕种的土壤沉积物较少,即土层浅薄,B项对。,-2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4,命题立意 试题提供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图”,图中经纬度、河流、沟谷、地形等信息清晰简洁。试题深度挖掘图像信息,围绕“洪积扇”形成三个层次的探究问题:先从整体上分析贺兰山东坡洪积扇集中连片与图中河流、沟谷之间的空间联系;再从内部差异的角度分析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该问题既是上一题思维路径的延续(河流、沟谷出口处形成洪积扇),又要辨别图中信息的细部差异(促使甲地形成洪积扇的河流流程更长,流域内为低山、沟谷,落差小,搬运砾石的能力弱);最后从自然到人文再次延伸逻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五 地表 形态 塑造 51 营造 力量 课件 新人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