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与地理环境课时17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与地理环境课时17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与地理环境课时17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学案 17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目标定位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明确其过程及图示。3.结合具体地貌景观,分析其成因和分布。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_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_和巨大的_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_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_。2主要表现形式表现 因素 作用风化作用 温度、水、_使岩石发生_;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2、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地貌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 -1岩石的分类:A 是_,B 是 _(或变质岩),C 是 _(或沉积岩)。2地质作用:a_;b 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c 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_作用。【问题思考】1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都是主要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你知道二者的形成有何不同吗?2比较:形成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有何异同?3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
3、迹的总称,化石只可能存在于哪类岩石中?4辩一辩: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探究点一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3 -(1)分别写出形成这些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2)F 图景观在我国_高原分布最广泛,成因主要是_;B 图地貌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_;D、G 图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地区;H 图中是_;C 图中岩层发生了_,引起了地势的_。(3)某同学认为上述八幅图从地貌成因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应如何分类,说出你的理由。【反思归纳】1判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区分两者要抓住关键的两点:一是
4、二者都是自然作用;二是内力作用能量来自_,外力作用能量来自_。在对内外力形成的地貌进行判断时,应用二步法逐一分析:第一步,首先结合地貌形态的_特征,确定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如看火山关键看_的外部特征;看断层主要看岩层_。第二步,应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通过_四种方式,在这四种方式作用下会形成相应的地貌类型。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干旱、半干旱地区以_作用为主,多_地貌和_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_作用显著,多_地貌和_地貌;高山地区多_作用,多角峰、冰斗、 “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_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探究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
5、环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回答(1)(2)题。- 4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和 B和C和 D和(2)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反思归纳】1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岩浆岩只能由_冷凝而成;三大类岩石中只有_岩含有化石和层理构造,已形成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形成_岩;已形成的岩石在_作用下都可以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最终都可能重熔再生形成_。2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此类图在实际考题中有很多变式图,在判断时牢记以下“窍门”:一是自_始,到_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_;二是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应为_
6、;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比为 ;三是沉积岩中含有化石。一、选择题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 ,回答 12 题。1下列地貌与 a、b、c、d 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a B裂谷bC瀑布c D沙丘d2沙尘暴发生时, “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Aa Bb Cc Dd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 ,回答 34 题。- 5 -3图中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C砂岩 D砾岩4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
7、骨骼的海洋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阅读材料,完成 56 题。5分别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A花岗岩和石灰岩B大理岩和砂岩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片麻岩6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 “血迹石”的出现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过程B “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C “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D “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下面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中、分别代表沉积
8、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 78 题。- 6 -72008 年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 B C D8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BC D9 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10 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分析,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二、综合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地理 复习 第五 单元 地表 形态 地理环境 课时 17 营造 力量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