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ppt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9 专题透析,专题,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09,目录,微专题1 交通运输方式的区位因素,PART 01,1. 交通运输发展因素,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因素一般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如下: (1)自然条件(制约因素),(2)资源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科学技术条件(保障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
2、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3.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和选址原则,考向1,依托某一区域交通线路的分布,考查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区位条件,(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解析 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即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的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
3、地带。,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答案,解析,考向2,(2017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如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的全盛时期,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结合人类迁移,考查自然环境对交
4、通的影响,解析 第(1)题,人们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区域的气候寒冷、暴雪、强风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在第四纪冰期的全盛时期,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气温较高,方便通过。第(3)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该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夏季浮冰多,对桥墩建设的要求较高;东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材料缺乏,需远距离运输;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
5、。(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答案,解析,(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18
6、世纪,地处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在美洲、亚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并将源于中国的桑蚕业引入墨西哥。1565年,西班牙人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下图所示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航线。,解析 第(1)题,帆船行驶要借助风力,12月,中国沿海盛行偏北风,驶往菲律宾的航线是顺风。6月,马尼拉沿海盛行西南季风,向东吹,驶往墨西哥的航线是顺风。第(2)题,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的航线是航线,因为可利用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顺风顺流航行。航线位于西风带,逆风逆水,不利于航行。,答案:(1)12月,中国沿海盛行偏北风(东北风);
7、6月,马尼拉沿海盛行西南季风。(2)航线。可利用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顺风顺水航行。,答案,解析,(1)中国帆船一般在12月从月港启航,驶往菲律宾的马尼拉,6月,载有中国生丝、丝绸的马尼拉大帆船启航,驶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简析两次启航时间选择的主要原因。 (2)图中表示马尼拉大帆船的往返航线,指出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的航线,并说明判断理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马来西亚深水补给码头皇京港在马六甲举行奠基仪式。该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岸,东岸有零散的岬角(向海突出的夹角状的陆地)或岩岛,港口由三个人工岛屿和一个自然岛屿组成,功能涵盖旅游、货运、补给
8、、工业园等多个领域。整个港区建设开发将于2025年完成,将成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港口。皇京港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体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和共享的精神。,(1)与马六甲海峡西岸相比,分析其东岸更适合建港口的自然原因。 (2)说明皇京港建成后将发展为该地区重要港口的条件。,答案 (1)东侧附近少岛礁,便于船只进出港;东岸有零散的岬角或岩岛,港阔水深,便于船只停泊。西岸多大片沼泽与广大的泥质岛屿,大船不易靠岸。 (2)位于马六甲海峡,运量大;填海造岛,港区面积大;依托马六甲市,与马来西亚公路网相连,经济腹地广;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合作,港区功能多样,利于经济
9、发展。,答案,解析,解析 第(1)题,与马六甲海峡西岸相比,其东岸更适合建港口的自然原因可从岛礁、岬角或岩岛、沼泽与岛屿等方面分析。第(2)题,皇京港建成后将发展为该地区重要港口的条件可从位置、腹地、依托城市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交通运输点(港口)区位选择的一般分析角度 (1)主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自然条件看,要考虑地形、水文等;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要考虑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等。 (2)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入手:陆域条件包括陆地上的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等;水域条件则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等。,具体答题模板:,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重点建设黄浦江沿岸港区。20世纪9
10、0年代,上海港的建设重心移至长江沿岸的外高桥港区。2005年底,洋山深水港建成,标志着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2013年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2013年9月29日,包含洋山港区在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下图为上海港略图。,答案 (1)河港泥沙淤积严重,水深不足,水域较窄,岸线长度相对需求紧张;而海港(洋山深水港)可弥补以上不足,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与停泊需要。 (2)处于亚太等重要航线的必经之地,中国沿海航线的枢纽位置,“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门户。,解析 第(1)题,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的原因可以从河港的缺点和海港的优越性方面分析。
11、第(2)题,上海港水路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从处于亚太等重要航线的必经之地、中国沿海航线的枢纽位置、“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门户等方面分析。,答案,解析,(1)从港口的水域条件,分析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的原因。 (2)说明上海港水路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微专题2 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PART 02,1.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影响的主要表现,2.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考向1,交通运输方式与居民出行,(2017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
12、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解析 第1题,“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绿色出行”指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从1986年到2011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11年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占比也是在2011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则在2011年后快速下降,由此可知,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第2题,市民出行方式发生变化,骑自行车比重上升,汽车和公共交通比例减少,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
13、影响。,D,B,答案,解析,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考向2,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
14、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15、,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具有资源优势,而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所以俄罗斯配建港口可满足运输量大的要求,保证该项目的建设和顺利运营,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应从扩大对外联系的角度考虑。第(2)题,由图可知,该项目所处的纬度较高,永久冻土层和极寒气候对建设不利,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可减少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难度;同时工业分散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不同区域的工厂同时生产,可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市场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开通该航线后可大大缩短太平洋沿岸国家进口石
16、油的距离,节省燃料和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降低销售价格,占领销售市场。,答案 (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
17、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答案,解析,解析 公路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等。,答案 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答案,解析,2.(2016北京卷)读下图,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考向3,城市交通发展,(2017全国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域 联系 资源 跨区 调配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