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六(考查范围: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16~19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六(考查范围: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16~19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六(考查范围: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16~19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检测六 (考查范围: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1619 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8北京顺义检测)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向海洋排放含 N 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
2、N 的含量O-3 H+4答案 D解析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 N2N ,即起始于氮的还原,A 项错误;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H+4用的是,B 错误;反硝化作用中 N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 O2是常见氧化剂,故不需要有 O2参与,C项错误;转化关系中若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就会增强,向海洋排放含 N 的废水会影响海洋O-3中 N 的含量,D 项正确。H+42.(2018成都毕业班摸底)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过程宜在土壤的缺氧区实现C.硫元素的循环过程中只有硫的还原D.若生物体有机硫的成键方式为 ,则过程中
3、 S 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C2解析硫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A 项正确;在土壤中缺氧的条件下可实现的转化,B 项正确;题图循环过程中、均为硫的氧化,C 项错误;结合生物体有机硫中 S 的成键方式可知,硫元素为-2 价,则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D 项正确。3.下列有关氯气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氯气有毒,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B.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C.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可使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D.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且一般将变价金属氧化至高价答案 A解析氯气用于杀菌、消毒、漂白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
4、酸,干燥的氯气没有这些功能,因此选项 A 错误;氯气具有漂白性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鲜花中含水分,因此干燥的氯气也能使之褪色,选项 B 正确;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但氯气也能溶于水,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可以降低氯气的溶解量,选项 C 正确;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并可将变价金属氧化至高价,选项 D 正确。4.(2018河北邯郸摸底)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 世纪80 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 2Ox,Cu 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
5、SiO 3CuSiO3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 2C.易溶于强酸、强碱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答案 C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知 x 为 6,硅酸铜钡的化学式为 BaCuSi2O6,用盐的形式可表示为 BaSiO3CuSiO3,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BaOCuO2SiO2;根据“汉紫”是汉代器物上的颜料可推知,“汉紫”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由盐的表达式可推知,其不溶于强碱,故 A、B、D 项正确,C项错误。5.(2018湖南长沙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 Br2(g)和 NO2C.用 AgNO3溶液
6、可以鉴别 KCl 溶液和 KI 溶液D.验证 Br2的氧化性强于 I2的方法是将少量溴水加入 KI 溶液中,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答案 B解析 Br2(g)和 NO2均具有强氧化性,均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故无法鉴别。6.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 Cl2性质的实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图所示为闻 Cl2的气味C.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图,若气球变瘪,证明 Cl2可与 NaOH 溶液反应答案 B解析图中 Cl2与 CH4发生的是取代反应,A 项错误;Cl 2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B 项正
7、确;Cu 在 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C 项错误;若 Cl2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则瓶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气球会鼓起,D 项错误。7.如图所示,从 A 处通入氯气,关闭 B 阀时,C 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 B 阀后,C 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 D 瓶中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 )A.浓硫酸B.NaOH 溶液C.饱和 Na2SO3溶液D.饱和氯化钠溶液答案 D解析打开 B 阀,C 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说明 A 处通入的 Cl2为潮湿的;在关闭 B 阀时潮湿的 Cl2通过了 D 瓶,C 处干燥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说明 D 瓶中溶液吸收了 Cl2或吸收了
8、Cl2中的水蒸气。8.(2017山东临沂模拟)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热解,可从中提取一种叫做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活性材料,将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制备出超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酸,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4B.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C.因为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能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水晶是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硅,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答案 B解析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但其不溶于水,A 项错误;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B 项正确,C 项错误;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9、项错误。9.(2017吉林通化模拟)将足量的 CO2不断通入 KOH、Ba(OH) 2、KAlO 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 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答案 C解析将足量的 CO2不断通入 KOH、Ba(OH) 2、KAlO 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先后顺序为 Ba(OH)2+CO2BaCO3+H 2O、2KOH+CO 2 K2CO3+H2O、2KAlO 2+CO2+3H2O 2Al(OH)3+K 2CO3、K 2CO3+CO2+H2O2KHCO3、BaCO 3+H2O+CO2 Ba(HCO3)2,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知,沉淀量与通入二氧化碳的关系如图C 所示。10.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
10、头滴管小心地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所示),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 NO2B.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NO2与水反应C.产生现象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 Cu(NO3)2答案 D解析铜丝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 NO2,A 项正确;由于 NO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NO,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液面上升,B 项正确;随着反应进行,硝酸变稀,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 NO
11、,胶头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C 项正确;最终瓶内溶质除了 Cu(NO3)2外,还可能有剩余的 HNO3,D 项错误。11.氯气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其生产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石英砂 粗硅 四氯化硅 纯硅A.是置换反应,是化合反应B.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强于硅的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 28 g Si,均转移 4 mol 电子D.高温下将石英砂、焦炭、氯气、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高纯硅答案 D解析 D 项最终得到的是粗硅。12.“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 NaOH溶液来“捕捉”CO 2,其基本过程
12、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 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A. B. C. D.答案 D解析该方法中高温反应炉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对;整个过程中 NaOH 和 CaO 均可循环利用,错;从捕捉室中得到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NaHCO3,加入 CaO 后生成 CaCO3和 NaOH,通过过滤的方法即可分离,错;捕捉到的 CO2可与 H2反应制备甲醇:CO 2+3H2 CH3OH+H2O,对。13.将 SO2气体
13、通入下列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且通入过量 SO2沉淀不溶解的是( )Ba(OH) 2溶液 Ba(NO 3)2溶液 BaCl 2溶液Ba(ClO) 2溶液A. B. C. D.答案 C解析先生成沉淀 BaSO3,通入过量 SO2后,沉淀溶解生成 Ba(HSO3)2;生成 BaSO4沉淀;不生成沉淀。14.氮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含氮化合物及其性质的多样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H+4B.并不是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C.除去 NO 中混有的少量 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
14、用排空气法收集 NOD.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出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答案 A6解析铵盐与烧碱共热都可以产生氨气,B 项错误;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 选项错误;与碳反应只表现浓硝酸的氧化性,D 选项错误。15.(2018永嘉中学检测)化学与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17 年 4 月 26 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举行下水仪式,该航母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 Si
15、O2D.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答案 D解析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A 错误;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为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碱工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B 错误;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 Si,C 错误。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是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制玻璃、造纸等B.SO2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溴单质只存在于海洋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D.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不反应,因此可用铁槽车储运浓硫酸答案 A解析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 B 错误;海洋中含有溴
16、元素,不含溴单质,故 C 错误;常温下铁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 D 错误。依据碳酸钠的用途,可知 A 正确。17.(2018嘉兴 9 月份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漂白粉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变质B.在常温下,单质硅比较稳定,很难与硫酸发生反应C.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 SO2具有漂白性D.工业上常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答案 C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2和 Ca(ClO)2,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如下反应:Ca(ClO) 2+CO2+H2OCaCO3+2HClO,HCl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使漂白粉失效,故 A 说法正确;单质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考查 范围 元素 及其 化合物 1619 非金属元素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