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宁省大连市一三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32X1.5=48 分)1公元前 322 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 、 ”车节” , “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 150 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 “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 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2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 “听大户呼
2、织” “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3封建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帮的发展 B古代商业发展毫无法律保护C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商帮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419 世纪 4060 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
3、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5陈启沅于 1873 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 ,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 144 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 1500 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 A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B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C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D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61842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 9694 万英镑,1845 年就上升为 23948 万英镑。但以后却- 2 -开始下降,1846
4、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 120 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 160 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 年还降至 100 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少 C英国的工业产品质量差 D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71933 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 ,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 年实行“法币政策” ,规定自 1935 年 1 月 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 。这在当时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819
5、45 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 “胜利燦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9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 段 BBC 段CCD 段 D DE 段10从 1883 年 8 月 1 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
6、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3 -11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 8 世纪之末,绵延至第 9、第 10 世纪。它冲破自然经济的锢闭,是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观点强调 A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B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 C经济形态的突破性 D经济发展的活跃性12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
7、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 “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131565 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对中国的影响是 A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B进一步拉大与西班牙贸易逆差 C促进了明清农业与江南工商业的发展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世纪,大约 6000 万人离开欧洲。迁出欧洲的移民,185019
8、40 年间,移入地区有: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俄国亚洲部分(如下图。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加速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C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高潮151878 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 ,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 1879 年的 14 个发展到 1895 年的 250 个,到 1911 年又增加到 600 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 4 -A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9、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C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16 1765 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 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B. 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C. 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D. 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171930 年苏共中央通过文件规定:“在五年计划内,我们已经不仅像五年计划规定的那样,使 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而且能使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 ”这表明苏联A 重点打造农村经济 B 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C 全面展开经济建设 D
10、 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18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 APEC 峰会、G20 峰会、 “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19关于苏联的工业化,布哈林等人主张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避免对农业的过度伤害,政治上也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当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斯大林一派抓住了反对派工业发展速度上的缺陷,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这表明苏联( )A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 B党派之间政
11、治斗争激烈C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其国情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0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 1973 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 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 )A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C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21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5 -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C中国日益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大连市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