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南昌二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 ;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 ,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 哲学的任务就是质疑现存的东西【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实践,故选项 C 正确。选项AB 说法不符
2、合题意,故排除。选项 D 说法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答案选 C。【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2.哲学何为?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思索的问题。下列表述论及哲学功能的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孔子哲学是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意思是说能够判断天地不同的美丽,能够分
3、析万物生存的道理,庄子的表述体现了哲学的认识世界的功能,黑格尔用“哲学是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来说明哲学“反思”的特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意思是说人生的痛苦中懂得易经的道理,未涉及哲学的功能,排除;- 2 -强调的是道德、礼制的作用,也未涉及哲学的功能,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点睛】哲学的功能:哲学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3.“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 ,要将具体知识转化
4、为哲学智慧,应该A. 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B. 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C. 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D. 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答案】C【解析】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必须重视具体知识的积累,而且积累后要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C 符合题意。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促进,不能相互取代,A 观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要对具体知识加以概括与总结,从而形成哲学智慧,BD 不符合题意。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4.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
5、设理论看,还是从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不存在脱离正确世界观的方法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世界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A. B. C. D. 【答案】D【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因为自发形- 3 -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是因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
6、世界观的指导,选 D;强调了方法论,不选;与材料无关。【考点定位】世界观【名师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5.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一方
7、面,它是“专气致柔如婴儿”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则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权术和阴谋。从哲学上讲,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本题材料中“人生境界” ,属于世界观的范畴,而“权术和阴谋” ,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老子思想体现的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
8、讲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故 A 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 项。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6.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 4 -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哲学是研究信仰、美感、伦理的具体科学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之和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A. B. C. D. 【答案】D【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
9、结,因此,哲学不等于具体科学,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不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简单相加,说法错误;哲学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7.“哲理数学”创立于本世纪初,核心是对立统一的量化研究方法,即定性与定量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它既区别于以往数学单纯的定量研究,又区别于以往哲学单纯的定性研究;既能让数学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医理论等领域,又能使哲学对事物的联系、变化、矛盾的程度进行量化分析。这说明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B.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能推动具体科学发展到
10、最高境界C.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是具体科学领域,选项 A 错误;具体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过程,没有最高境界。选项 B 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是科学的科学,选项 C 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选项 D 说明了具体科学的重要性,符合题意。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概括和总结。由此可见- 5
11、 -A.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B. 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答案】C【解析】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A 表述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B 表述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真正的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哲学的指导作用,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12、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革命性和可知论的统一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正确且符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0.下列观点既唯物又辩证的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界是
13、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A. B. C. D. - 6 -【答案】B【解析】选项“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选项错误,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不包含辩证法的思想。故选项观点既唯物又辩证,故选 B。11.“相对时空观”认为:当物质运动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时间会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变慢。根据相对论理论推算,当飞船以 99.9%光速运动时,飞船内的人过了五天,而地球上则过了一年,如果人类能造出这样的飞船,人类就能够穿越未来。这表明A.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
14、 规律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C. 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D.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选项 A 正确。选项 B 说法错误,因为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只要条件具备,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故排除;选项C 说法错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故排除。选项 D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考点: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12.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因势而建,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堪称中国风
15、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其造园准则运用的哲学思维有以客观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园林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建筑规律,将艺术融入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建筑设计师的需要取各种建筑艺术的优势,在巧妙构思中实现各类艺术的融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以客观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园林设计,实现- 7 -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建筑规律,将艺术融入自然和人文景观,正确且符合题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使建筑设计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说法错误;“实现各类艺术的融合”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本题答案
16、选 D。【点睛】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本题难度适中,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13.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 ,彼时的“实”不能代表此时的“实” 。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B. 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C. 真与假、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D.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答案】A【解析】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 ,彼时的“实”不能代表此时的“实”是说事物是绝对运动的,一切事
17、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它蕴涵的哲理是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A 项正确;事物的运动方式是可以变化的,不是永恒不变的,B 项错误;“真与假、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属于哲理,C 项不选;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不是不可捉摸的,D 项不选。1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
18、误二者都否认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 8 -首因效应强调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较为深刻,它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最初印象并不可靠,正确;事物是相对静止的,不是绝对静止的,错误;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都承认了相对静止,并没有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不选;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都承认了相对静止而忽视了事物的运动,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B。【点睛】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15.中央城镇化工
19、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选项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决定客观规律。题目中,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 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
20、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故入选。选B。点睛:全面把握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着。(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9 -16.今年夏季
21、连续降水之后,北京地区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的爆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告诉我们A. 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 必须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等同C. 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D. 必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规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泥石流的爆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C 正确且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排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区别的,不能将二者等同,B 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改造规律,D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