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文(含解析).doc
《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文(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文(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三数学(文科)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帖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注意事项:1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 8 小
2、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经过点 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0,1) 2xy+2=0A. B. 2xy1=0 2xy+1=0C. D. 2x+y+1=0 2x+y1=0【答案】B【解析】【分析】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点(0,1)到直线方程得-1+a=0 即得 a 的值,即得直线的方2x-y+a=0程.【详解】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点(0,1)到直线方程得-1+a=0,所以 a=1.2x-y+a=0故直线方程为 2x-y+1=0.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平行直线的性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3、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2.设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x,y3x+y60xy20y30 z=y2xA. 7 B. 4 C. 1 D.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在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平移x,y 3x+y60,xy20,y30, 直线 经过点 时, 最小,最小值为 ,则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 ,y2x=0 A(5,3) y2x 7 z=y2x 7故选 A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等质知识点的综合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
4、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其中此类问题的解得中正确作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和利用直线的平移找到最优解是解答的关键,属于基础题3.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1ab2 abb2C. D. ab+ba2 |a|+|b|a+b|【答案】C【解析】【分析】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判断得解.【详解】因为 0,所以 b0,b0,1a+2b=2 a+2b【答案】92【解析】9【分析】先化简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a+2b=12(a+2b)2=12(a+2b)(1a+2b)【详解】由题得 a+2b=12(a+2b)2=12(a+2b)(1a+2b)=12(5+2ab+2ba).12(5+22ab2ba)=9
5、2当且仅当 时取等.1a+2b=22a2=2b2即 a=b=32故答案为:9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常量代换.14.过点 的直线与曲线 交于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2) y= 1x2_.【答案】 (34,1【解析】【分析】先画出方程对应的曲线,作出圆的切线 AB,求出 AB 的斜率,求出 AC 的斜率,数形结合得到直线 l 的斜率的范围.【详解】由题得 ,它表示单位圆的上半部分(包含两个端点) ,y2=1x2,x2+y2=1(y0)曲线如图所示,由题得 kAC=201(1)=1,设直线 AB 的斜率为 k,
6、则直线的方程为 y-2=k(x-1),即 kx-y-k+2=0,10因为直线 AB 和圆相切,所以 ,|k+2|k2+12=1,k=34所以直线 l 的斜率范围为 (34,1.故答案为: (34,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求出 AC 和 AB 的斜率.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an n Sn bn n Tn a1=1,b1=2,b2a2=1()若 ,求 的通项公式;b3a3=3 bn()若 ,
7、求 .S3=15 T3【答案】 (1) (2)26bn=2n【解析】【分析】()先求得 ,再求 的通项公式. ()由 解得 ,再求q=2d=2 bn 2q-d=23+322d=15 q=3.T3【详解】 ()设 的公差为 , 的公比为 ,则an d bn q解得 (舍) , 2q-1-d=12q2-1-2d=3 q=0d=-2 q=2d=2 的通项公式为 . bn bn=2n() 解得2q-d=23+322d=15 q=3 .T3=2(1-q3)1-q=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的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16
8、.如图,在三棱柱 中,侧面 为菱形,且 平面 ABMDCN ABCD MA ABCD()求证: ; ACBN11()当点 在 的什么位置时,使得 平面 ,并加以证明.E AB AN MEC【答案】 (1)见解析 (2)见解析【解析】【分析】()先证明 平面 ,再证明 . ()当点 是 的中点时,有 平面AC NDB ACBN E AB ANMEC.先证明 再证明 平面 .AN/EF, AN/ MEC【详解】 ()证明:连结 , 为菱形 BD ABCD ACBD由已知 ,DN平 面 ABCD ACDN ,DNDB=D 平面 .AC NDB又 平面 ,BN NDB ACBN()当点 是 的中点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静海 一中 中学 宝坻 大港 中等 2019 届高三 数学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卷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2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