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doc
《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二地理一、选择题(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上海市(121.5E,31.2N)某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据图中信息,当天最接近的节气是A. 春分(3 月 21 日前后) B. 秋分(9 月 23 日前后)C. 寒露(10 月 8 日前后) D. 清明(4 月 5 日前后)2.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 北半球,向南移 B. 北半球,向北移C. 南半球,向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答案】1. A 2.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1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上海市今日昼长为 11 小时 48 分,明日为 11 小时 50 分,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所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A 对。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B 错。寒露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C 错。清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 错。故选 A。【2 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上海市今日昼长为 11 小时 48 分,明日为 11 小时 50 分,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所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 C。2【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长
3、大于夜长。赤道上昼夜等长,12 小时白天,12 小时夜晚。其它地区与赤道相比,距离赤道越近,与赤道的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所以根据各地昼长或夜长与赤道昼夜长短的差值,可以判断纬度高低当地时间 2016 年 7 月 26 日,日本樱岛火山的昭和火山口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下左图为樱岛火山爆发的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樱岛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形成丁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A. 上升冷却凝结 B.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重熔再生【答案】3. A 4. B【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循环,意在考查学生地质循环图表的联系图的判读,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只要掌握岩石圈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正确作答。【3 题详解】樱岛火山喷发的物质为来自软流层的岩浆,对应右图可知,甲为软流层物质喷发冷凝形成的,故选 A。【4 题详解】读右图判断,丁为沉积物固结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故选 B。下图为东北亚部分地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5. 对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B. 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 乙地受地形影响,冬季降水多于夏季D. 丙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主要受沿岸寒流的影响6. 日本一月
5、0等温线与北纬 38 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 0等温线与北纬 33 度纬线基本吻合,据此可推知日本A. 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南北温差大C.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答案】5. B 6.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亚季风气候的差异,意在考查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较强。【5 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均位于亚洲东部,均受季风的影响,三地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量多少及气温年较差上,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海陆位置的影响,均受季风环流影响,A 错,B 对。乙地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 错。丙地沿岸地区受暖流影响,降水季节变化
6、大,D 错。故选 B。【6 题详解】材料反映日本冬季的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略高,冬季 0C 等温线为亚热带与温带的界线。说明常绿阔叶林分布纬度比中国高,故选 C。【点睛】分析某地降水多少原因,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首先从大气环流分析,大气环流决定了地球表面降水分布的格局。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受西风带影响,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降水较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受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影响,气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降水少。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其次分析下垫面,主要包括海陆
7、位置、地形、洋流等,从海陆位置分析,距海近,降水较多;距海远,降水少。从地形分析,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从洋流分析,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4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 4 只风扇,且假定F1和 F2表示大洋西侧,F 3和 F4表示大洋东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 若同时开启风扇 F2和 F3,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A. 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B. 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C. 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D. 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8. 某地理学习小组准备研究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暖流分布,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
8、下悬挂位置正确的是A. F3附近悬挂冰块,F 2附近悬挂加热器 B. F 2附近悬挂冰块,F 3附近悬挂加热器C. F4附近悬挂冰块,F 1附近悬挂加热器 D. F 1附近悬挂冰块,F 4附近悬挂加热器【答案】7. A 8.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7 题详解】如果同时开启风扇 F2和 F3, 则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应为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A对。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为逆时针的,B 错。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为逆时针流动,C 错。南太平洋不存在中高纬洋流系统,D 错。故选 A。【8 题详解】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
9、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若在 F2 附近悬挂冰块,F3 附近悬挂加热器,即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则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寒暖流分布;若在 F4 附近悬挂冰块,F1 附近悬挂加热器,则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暖流分布,故选 C。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59. 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 B. C. D. 10. 处的风向为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答案】9. C 10. D【解析】试题分析:【9 题详解】读图,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是,风力最大,C 对
10、。其它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A、B、D 错。【10 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处的风向为东北风,B 对。A、C、D 错。【考点定位】等值线图,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风力。【名师点睛】了解等值线的特点,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和影响,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读“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6C.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海洋和陆地分
11、布的差异12. 据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C. 南极是世界最寒冷的地带 D.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答案】11. A 1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11 题详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使得地球的上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故选A。
12、【12 题详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因此降水量多。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大致位于赤道与南纬 5附近之间地区,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降水量较少。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故选 D。下左图为北半球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
13、,下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 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7C. 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14. 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 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扩大C. 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 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答案】13. C 1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即可正确
14、作答。【13 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为东北信风带,受二者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 错。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其影响多温和多雨,B 错。乙为西风带,受其影响,西欧全年温和多雨,C 对。南亚夏季降水多,与西南季风无关,丁为东北信风,D 错。故选 C。【14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应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巴西高原为旱季,草木枯黄,A 对。北半球夏季,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减小,B 错。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期,C 错。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夏季为顺时针方向流动,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动,自东向西的船只逆风逆水,D 错。故选 A。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水系图,右图为甲湖泊及与其
15、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 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2 月自西流向东 B. 7 月从西南流向东北C. 8 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D. 11 月从东流向西16. 据图判断乙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类型及其所在区域最可能是A. 积雪融水 松嫩平原 B. 地下水 华北平原C. 大气降水 江汉平原 D. 冰川融水 塔里木盆地8【答案】15. A 16.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及我国区域地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15 题详解】湖泊水与河流之间补给关系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由右图可看出冬季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
16、份是 11 月到次年的 5 月,结合指向标判断,11 月到次年 5 月,丙河自西向东流动,其他时间自东向西流动,故选 A。【16 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河流的和湖泊的海拔在 20 米以下,在我国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海拔在该数值范围内,故选 C。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 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 新生代后期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岩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 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
17、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17. C 18. B【解析】试题分析:【17 题详解】发生断层的岩石的年代是中生代以前的,而新生代的岩石完整。断层发生在中生代后期9新生代前期。C 项正确。故选 C。【18 题详解】甲处岩石为岩浆岩。A 项错误。乙岩层形成之前的岩层是三叶虫岩石是海相沉积物说明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B 项正确。丙处岩石在岩浆附近由内力作用形成。C 项错误。丁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是沉积岩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D 项错误。B 项正确。故选 B。【考点定位】岩层新老判断读“我国某山脉自然带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19. 该山脉位于我国的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静海 一中 中学 宝坻 大港 中等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卷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2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