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四川省遂宁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遂宁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 “” 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卷(阅读题 73 分)一、现代文阅读(
2、 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小题, 6分)2018年 2月,金庸先生的 射雕英雄传 英文版三部曲 (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有 “侠 ”情,且认为 “侠 ”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 “侠 ”缘。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成 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 游侠列传 中说,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其行
3、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 “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 “禁忌 ”的 (“禁忌 ”有好有坏,这种 “无视 ”也自然是双刃剑 )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 “豪放不羁 ”,如 笑傲江湖 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 广陵散 。侠的 “快意恩仇 ”,如王家卫电影 东邪西毒 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4、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 “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 ”,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 “痛快 ”。相比之下, 史记 刺客列传 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 七剑 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 “上天山,找帮手 !”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 佐罗 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
5、为那些根本就是 “地下政治组织 ”,而不是 “豪侠 ”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 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 中的帮会还有个 “反清复明 ”的宏大目标,那 笑傲江湖 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 “江湖 ”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 2 -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 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 复仇者联盟 正义联盟 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
6、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王伟滨 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 光明日报 2018 年 1月 17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 “侠 ”。B. 司马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C. 在作者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侠以武犯禁 ”的行事
7、方式是把双刃剑。D. 侠基本上不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 “豪侠 ”并不聚集于此。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认为 “侠 ”可以超越文化边界,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侠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B.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他们毫无共同之处。C. 作者完全不认可司马迁在 游侠列传 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 “侠以武犯禁 ”观点。D.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二)文学类文本阅
8、读(本题共 2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的怀念 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
9、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每年初秋,母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她曾经用我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和猪油
10、,用一- 3 -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随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定比你先死!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母亲是物理老
11、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业或考卷。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不去找母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
12、也听不见的时候。 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选自 散文 2017 年第 1期)3.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作铺垫。B. 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
13、因是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 “全部天空 ”,不知道从何说起。C. 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D. 文章主要是回忆性叙述,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4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 梁实秋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 “资本家的乏走狗 ”“与抗战无关论 ”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
14、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 “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 ”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 4 -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 一叶知秋 中评论他说: “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 “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
15、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 “中国性 ”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 “中国性 ”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 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 “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 ”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 “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 ”此时,
16、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1937年 7月 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 “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 “老师到哪里去? ”“到南京去。 ”“去做什么? ”
17、“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师母呢? ”“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 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 “到南京我很失望 ”, “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 ”, “各方面的情形很乱 ”。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 “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 ”。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 “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 ”。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 “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 ”的情景,梁实秋 “精神陷入极度痛苦 ”。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
18、: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取名 “雅舍 ”,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 “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 “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 ”。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
19、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 “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 雅舍小品 ,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 “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 雅舍 。 ”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 5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
20、的一项是( 3分)A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他认为鲁迅、梁实- 5 -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B面对 “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 ”,梁实秋 “精神陷入极度痛苦 ”。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对南京政府迟迟不安置的不满。 C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 “中国性 ”的作家之一。D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6作者为什么说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 “中国性 ”的文人?结合全文,分析其 “中国性 ”具体表现在
21、哪些地方。 (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49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3小题, 9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 【 注 】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
22、取而代之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 “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 “诺。 ”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 “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
23、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 “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 】 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B以故,事得已 故:缘故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D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将:将军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项籍少时 学书不成 去 学剑 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 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B. 项籍少时 学书不成 去学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遂宁市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