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学案.docx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 物质的组成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与胶体的区别。5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客观题(1)考查“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2)考查“分类”:混合物、氧化物、电解质的分类等。(3)考查“化学用语”: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示意图的判断。(4)考查“胶体”:Fe(OH) 3胶体的制备、胶体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离提纯等。主观题(1)与物质结构知识相结合,考查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的书
2、写。(2)与物质变化中的能量转化相结合,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渗透于化学工艺流程题、综合实验题之中,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易错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 NaCl、液态 HCl 等;导电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2、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 H+、HSO 、 NH 、OH ,不是由 SO2、NH 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
3、3 +4SO2、NH 3均为非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决定,也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有关。2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2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 1100nm 之间。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作用可能会带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原物质保持不变。常见实例:金属导电、蒸馏、吸附、升华、焰色反应、胶体聚沉、核聚变、核裂变、同位素原子之
4、间的相互转化等。(3)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是物质中原子重新组合,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常见实例: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干馏、爆炸、电解质溶液导电、钝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等。1 (2018 内蒙赤峰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是因为人们能用氢气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2014 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D酸碱指示剂变色、煤的液化、海水提取溴、焰
5、色反应都涉及化学变化【解题思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相关的反应,清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它们的区别。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聚沉) 。A碳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A 错误;B铝的还原性强于氢气,不能通过氢气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通常用电解氧化铝法制取,故 B 错误;C2014 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 之间,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中分散质,故 C 正确;D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故
6、D 错误;故选 C。【答案】C2 (2018 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 1 亿种,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含锰元素的物质很多,其中高锰酸钾(KMnO 4)是锰的最高价氧化物B碳酸钠(Na 2CO3)俗称纯碱,是重要的钠盐也是重要的碳酸盐C同类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质,如 NaOH、NaCl、Na 2S 化学性质相似3D凡液体混合物都属于溶液【解题思路】按照物质的分类、物质的俗名、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差异、分散系-溶液的定义的灵活应用来答题。难度不大。A高锰酸钾(KMnO 4)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A
7、 错误;B碳酸钠(Na 2CO3)俗称纯碱,按照阳离子可以分为钠盐,按照阴离子可以分为碳酸盐,故 B 正确;CNaOH 是碱、NaCl、Na 2S 是盐,化学性质不相似,故 C 错误;D油水混合物属于浊液,不是溶液,故 D 错误;故选 B。【答案】B3 (2018 重庆铜梁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NaF、MgO、CaCl 2均可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BHCl、H 2SO4、HNO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Na 2O、HCl、BaSO 4、SO 2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都是电解质DH 2O、HC
8、OOH、Cu(NH 3)4SO4中均含有氧,都是氧化物【解题思路】物质的分类:酸、碱、盐、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考查。A依据物质结构分析,NaF、MgO、CaCl 2均由活泼金属或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故 A正确;B酸有氧化性是氢离子的氧化性,但不是氧化性酸,氧化性酸是酸根离子的中心原子得到电子表现出的氧化性,HCl、H 2SO4、HNO 3均具有氧化性,HCl 是非氧化性酸,浓 H2SO4、HNO 3都是氧化性酸,故 B 错误;C同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Na 2O、HCl、BaSO 4都是纯净物,SO 2是非电解质,故 C 错误;D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
9、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H 2O 是氧化物,HCOOH、Cu(NH 3)4SO4中均含有氧,但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不是氧化物,故 D 错误;故选 A。【答案】A4 (2018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期中考)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Fe(OH) 3胶体和 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BaSO 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A B C D【解题思路】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BaSO 4包含在其中) ,对物质的俗名和相对应的物质熟记(纯碱是碳酸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 ,注意煤的干馏、煤的汽
10、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Fe(OH) 3胶体和 CuSO4溶液都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混合物,故正确;BaSO 4是盐,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熔融状态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错误;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 、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4的过程;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这三种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正确序号为。A不符合题
11、意;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答案:B。【答案】B5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两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化合物B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C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反应的氧化物一定为两性氧化物D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解题思路】两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A 正确;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 O2和 O3的混合物,B 不正确;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为两性氧化物,如 SiO2,C 不正确;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 AlCl3,D 不正确。
12、【答案】A1碘水和 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下列方法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布朗运动 丁达尔现象 加热法 电泳实验法加电解质法ABC D全部【解题思路】溶液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均存在布朗运动,不合适;Fe(OH) 3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碘水不能,正确;加热 Fe(OH)3胶体会发生凝聚,正确;Fe(OH) 3胶体能够产生电泳现象,碘水不能,正确;加入电解质,Fe(OH) 3胶体会发生凝聚,碘水不能,正确。【答案】C2 (2018 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三期中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胶体具有介稳性,是因为胶体带电荷C长江
13、入海口附近形成泥沙三角洲是因为河水中的土壤胶体粒子聚沉导致D向鸡蛋清胶体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使其中的蛋白质盐析【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性质的生活应用。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直径大于 100nm 的为浊液,介于 1nm-100nm 为胶体,小于 1nm 的为溶液,这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介稳定性是因为胶体粒子带电荷,为易错点。A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nm 的为浊液,5介于 1nm-100nm 为胶体,小于 1nm 的为溶液,故 A 错误;B胶体具有介稳性,是因为胶体胶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物质 组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