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三 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从西周的 “田里不鬻 ”到战国时期的 “民得买卖 ”,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西周 “田里不鬻 ”反映的是井田制,因为在井田制之下土地名义上是归周天子所有的,因此是不允许被买卖的;到战国时期 “民得买卖 ”反映的是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后就可以买卖了;故其反映的根本问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也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点评
2、:此题为推理型选择题。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 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就保护美国图书、音乐以及电影的对华出口问题上, WTO裁定中国败北。最后中国同意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对美进一步开放娱乐产品市场。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3、 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通过 “中国同意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对美进一步开放娱乐产品市场 ”可见,世贸组织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规范世界贸易行为,只有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注意世贸组织的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繁荣;( 2)世界贸易组织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
4、经济贸 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世贸组织的运行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其决策机制有效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包括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这些原则是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规则。(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推动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加快了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 对于 2008年中国 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
5、拉动经济增长 1个百分点。 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推行 “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 21世纪中国应对经济危机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相同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三农、民生工程、重大 基础设施 ”还有 “扩大内需 ”和所学史实应该是指罗斯福采取兴办公共工程,实行 “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国内市场,拉动消费,促进生产恢复。故此题应选 A项
6、考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点评:全面把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2)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中心措施)( 3)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 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缩减耕地,压缩产量,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给弱势群体提供保障;推行 “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 5)社会
7、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读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 1932年经济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 1933年美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原因 1938年经济衰退的主 要原因是罗斯福政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 1929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项说法正确,第 项说法错误,社会保险法 1935 年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
8、政 点评:此题为图像情境型历史选择题。图像情境型历史选择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用直观的图像代替文字的描述反映历史现象。考查的主要是考生读取图像中的信息、理解图像所涉及的基本史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必须认真读图,分析其所描述的史实,联系选项和所学知识来作答。 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 “转变 ”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A并不 能体现题干中要求的 “世界历史 ”即整体世界, B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就开始成为一
9、个整体了,故 B项不正确;C项,工业革命欧美把亚非拉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把他们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符合题干的要求; D项,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与整体世界也没有关系。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出现,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蒸汽时代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3)社会关 系的重大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兴起。(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10、步形成 (5)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宗教动力指的是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思想骚动指的是西欧人对黄金的渴求经济活力指的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技术进步指的是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指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这些都是新
11、航路开辟的背景,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 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图是 1913年章太炎(即章炳麟,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宣传家,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
12、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婚姻礼俗开始 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这则征婚广告的关键句 “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 ”,可以推出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这是一则个案征婚不见得成为主要求偶方式,也不见得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故 B、 D 错误;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此题为图文情境型历史选择题。图文情境型历
13、史选择题以图像和文字为主题情境而设题,融读图、阅读文字、逻辑思维为一体。在该类题型中,图像和文字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以文补图,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 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
14、学知识可知,在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农业产量增值反映的是对内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到 21世纪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确立,所以 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说法错误。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点评:本部分知识,从考查题型看可能有大的拓展,因为本专题内容可以左右联系、上下延伸。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命题的常见形式。从考查内容看,应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政治中有成功也有失误,这是考查的重点。要注意本部分知识的总结和比
15、较,尤其是党领导进行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这都将是考查的重点。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 “单位 GDP能耗 ”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 /万元)。图中 “单位 GDP能耗 ”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 “二五 ”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以 “大炼钢铁 ”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导致这一时期 “单位 GDP能耗 ”出现最高峰值,故选 D项。 “二五 ”计划实施时间为 1958 1962年,从图中可看出 “二五 ”计划实施期间 “单位 GDP能耗 ”已开始下降,故排除 A项。社会
16、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化分别在指导思想和生产关系方面犯了 “左 ”的错误,与题干不符,因此 B、 C两项也不选。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 ”这则广告所反映的典型社会现象是 : 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
17、 民族资本家以 “劝用国货 ”为生存发展的手段 民族资本家为获取利润 进行欺骗宣传 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广告意图。题中材料的落脚点是希望国人能够购买国货,这样能为国家挽回很多利权,这是一种实业救国的体现。材料未说明洋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也不能因为材料是我国的香烟广告,就主观推断是我国最早的香烟广告,说明 A项和 B项是错误的。至于 D项,材料虽明确说明 “烟有两种 ”, “其一国货 ”,但在中国近代,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压制和束缚,力量弱小,虽偶 尔有所发展,但还是不能彻底改变外货
18、垄断中国那种局面,能够造成一定的冲击就不错了,故 D项也是错误的。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 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四川省 乐山 中高 11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