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苏美对峙的世界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苏美对峙的世界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苏美对峙的世界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初中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1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量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这段话出自(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 北大西洋公约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最显著特征是( )A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3下列关于二战后美苏争霸的表述,正确的有( )争霸斗争加重了两国的经济负担国家实力消长影响争霸态势两国相争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局面争霸中美国一直处于攻势A B C D4如图是 1950 年苏联漫画联合
2、国的和声 ,图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苏联5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 19471948 年国际局势的专稿,属丁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B杜鲁门主义C欧洲共同体 D经济全球化6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 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 出使莫斯科等。1948 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 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A “冷战”政策的提出 B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C联合国的成立 D欧盟与美国矛盾的加剧7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
3、所探究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历史人物1947 年 印度独立 尼赫鲁1956 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纳赛尔1959 年 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B两极格局的形成2C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8非洲独立年指的是( )年A1960 B1990 C1961 D199191947 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102017 年 12
4、月 6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多方担忧此举将增加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依据材料判断影响中东问题的外部因素是( )A民族问题 B巴以冲突 C资源问题 D大国干预11 “巷战中的以色列士兵” ”反击中的巴勒斯坦青年”等场景画面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 )A印巴冲突 B巴以冲突C科索沃危机 D国际恐怖主义121960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强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依据这个权利,他们自由地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由地发展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该宣言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
5、起13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力量是( )A美国、日本、西欧 B美国、日本、韩国C美国、西欧、意大利 D美国、日本、澳大利亚14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性原因是( )A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先进成果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调节C国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发展经济D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151973 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B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16 “(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
6、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西欧国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成立的“超国家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约组织 C华约组织 D国际联盟17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3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 )A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 B财政赤字大幅增加C进入新经济时代 D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18选取
7、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由关键信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改革、企图解决斯大林模式弊端,你能联想到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苏联建立C戈尔巴乔夫改革 D华沙条约组织19如图为苏联解体后讽刺斯大林时代工业化进程弊端的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A苏联农业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B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苏联工业化时代经济文化落后D体制弊端导致后来苏联的解体20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B改革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改革带来的
8、各种矛盾日益突出D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21从 1989 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是一年里南所拉大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A苏联解体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C亚非拉的奋起 D东欧剧变22如图中手持玉米的是前苏联某位领导人,执政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人物,此人是( )4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231989 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 年苏联解体。对于苏东剧变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
9、不变的模式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A B C D24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他们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都以失败而结束苏联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 )A人民生活水平低B农业生产率低下C工业比例失调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52003 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 、 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二材料题(共 3 小题)26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政府经常都要面临复
10、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史实回顾国家比较】材料一: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有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摘编自钟吗20 世纪 80 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1)材料一苏联改革指什么?最终结局如何?【史料总结学者评论】材料二:从 1979 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结合或重叠。总结 197
11、9 年至今 30 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5(2) “从 1979 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与什么事件有关系?(3)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是什么?世界上类似的经济体制转型还有哪些?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是什么?【深入探究历史感悟】(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推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 年 12 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 年 11 月成
12、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线厂、新町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 。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 1880 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高。在农业调整法 (1933 年 5 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 19091914 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摘编自李纯
13、武简明明世界通史材料三 19281937 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1928 年 1932 年 1937年项目年份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拖拉机 4 2 1 2 1电力 10 7 4 3 2石油 3 2 1 2 1钢 5 5 4 3 2(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工业化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3)上述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8阅读下列材料:1947 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咨文中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
14、服的企图。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1)宣读这篇咨文的美国总统是谁?这一政策被人们称为什么?(2)这篇咨文的实质是什么?(3)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4)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6初中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1 【解答】根据材料“美国政府能够尽量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是马歇尔计划,也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马歇尔1947 年 6 月在哈佛大学演说的内容,C 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2 【解答】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
15、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所以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最显著特征是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D 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3 【解答】据所学知,二战后美苏争霸加重了两国的经济负担,国家实力消长影响争霸态势,两国相争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局面。争霸中美国一直处于攻势表述错误,70 年代美国处于守势,而苏联处于攻势。答案:A。4 【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950 年”结合漫画可知,图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美国,讽刺的是战后初期联合国被美国所操纵。答案:A。5 【解答】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因此 B 符合题意。答案:B。6 【解
16、答】由材料“1943 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可知,1943 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苏是盟友关系,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由材料“1948 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 红色威胁等”可知,1948 年时,美苏冷战已经开始,所以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所以题中电影主题转变主要是由于冷战的进行。答案:A。7 【解答】 “印度独立”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古巴革命”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反抗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的史实,因而表格内容所探究的主题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五 单元 冷战 对峙 世界 测试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