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美育”一词的首次提出使用者是 ( )(A)孔子(B)鲁迅(C)席勒(D)但丁2 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 )(A)复杂性、创造性(B)局限性、区域性(C)自觉性、感化性(D)传递性、短暂性3 将教学过程分为“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赫尔巴特4 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学科发展到独立阶段形成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倡这种组织形式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
2、巴特5 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元末(B)明末(C)清末(D)民国初期6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情感化(B)理智性(C)全面性(D)融合性7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权威性、灵活性、针对性(B)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C)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D)目的性、选择性、自发性8 教育史上“ 新三中心” 是指 (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9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 )(A)论语(B) 孟子(C) 老子(D)学记10 马克思主义认为,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A)社会主义教育与剥削阶级教育的分水岭(B)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C)资本家剥削童工的主要手段(D)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 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 )(A)决定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不起作用12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其特点主要是学习掌握(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语数外知识(D)实际操作能力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 孔子主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1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 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
4、序。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6 简述德育原则。17 简述新形势下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新形式。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18 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基本规律。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 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弗洛伊德20 在心理咨询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为矫正法( )(A)自由联想(B)系统脱敏(C)厌恶疗法(D)强化和惩罚21 系统脱敏法最早由下列谁创立的?
5、( )(A)罗杰斯(B)弗洛伊德(C)沃尔甫(D)杜威22 用“一目十行 ”形容人的阅读速度,从注意的角度讲,主要表明他的注意( )(A)稳定性好(B)分配好(C)转移好(D)范围广23 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进行思维属于( )(A)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感知运动思维24 明明知道某个字,可就是想不起来,事后却能忆起的现象叫( )(A)舌尖现象(B)动机遗忘(C)前摄抑制(D)后摄抑制25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技能单位是( )(A)神经中枢(B)神经元(C)反射弧(D)突触26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反映了思维的哪一个特性 ?(A)思维的间接性(B)思维的
6、概括性(C)思维的直觉性(D)思维的抽象性27 在西方社会,一提到黑人,很多人马上会想到愚蠢、落后、原始等观念,这些偏见属于态度的(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28 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是( )(A)瑟斯顿(B)加德纳(C)斯腾伯格(D)达斯29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应变能力(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C)想像力(D)直觉思维能力30 人的能力有“ 早慧” 和“大器晚成”的表现,这反映了能力哪一方面的差异 ?( )(A)能力类型差异(B)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遗传素质的差异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
7、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32 霓虹灯的一亮一暗,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亮。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33 什么是情绪? 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34 印象管理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有哪些?35 简述社会态度的结构。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36 分析说明人的能力和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
8、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域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四个阶段理论是由赫尔巴特 1806 年普通教育学中提出的。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由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的。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清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度,当时引入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父母与子女在一起时往往自觉或不觉地运用感情,使子女受到熏陶、感染,易于接受,这是家庭教育得天独厚之处。7 【正确答案】 B【试
9、题解析】 B 选项即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是由杜威提出的教育史上“新三中心 ”,B 是由赫尔马特提出的旧“三中心”。C、D 与本题无关。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四部著作都是教育学萌芽阶段的著作,但只有学记是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所以应选 D。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掌握马克思全面发展观即可得到答案。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不起作用是不存在的,主导作用是介于决定作用和辅助作用之中的一个区间,A 、B 二项分别夸大和缩小了德育的作用,只有 C 项是正确的。12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教育 理论 模拟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