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2(无答案).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2(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2(无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卷 2(无答案)文言文阅读0 刘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
2、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 “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 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 此褊浅殆甚于宪。 ”又问胡惟庸,曰: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3、”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节选自 明史.刘基传)1 对下列句子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 除 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B)大旱,请决滞狱 狱:监狱(C)伏兵 邀 取之 邀:拦截(D)寻 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2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基“以仁义治天下” 的一维是( )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 以克敌赏基,基辞大旱,请决滞狱 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
4、刑以待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A)(B) (C) (D)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在元朝时曾被行省辟之,他嫌官职太小而谢去。明太祖对他宠礼甚至封他为御史中丞,他才竭忠尽智为太祖出谋划策。(B)刘基善于总揽全局,因人制宜,陈友谅是主要威胁,刘基建议太祖消灭他;对胡美则主张收编,不改组他的部队,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江西。(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D)刘基对几个大臣的认可可以说明察秋毫,更
5、可贵的是他排除私人恩怨,持心如水,为李善长开脱罪责,还向太祖提出了好友杨宪不能为相的理由。4 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3)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4 宗泽传(节选)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赢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
6、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5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1)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 皆捷皆:_(2)泽兵进至卫南, 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度:_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泽自幼豪爽有大志。(2)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7 通读全文,根据你的
7、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7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 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
8、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 陛下今何在 ?”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
9、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节选自 北史.来护儿传)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9 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11、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10 张益州画像记苏洵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万命择帅,天子曰:“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二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 “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 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
12、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紧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日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
13、 然。”苏洵又曰:“ 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 “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选自 古文观止,有删节)1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威 劫 齐民 劫:抢劫,掠夺(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C)重足屏息 之民 息:气息,出气(D)而绳之以 绳 盗
14、贼之法 绳:管束,处置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待之以待盗贼之意, 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B)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 命往抚朕师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C) 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 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D)又不可 以武竞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峻法。他认为,施行严刑峻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文言文 阅读 模拟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