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B)一定量 0的水结成 0的冰,内能不变(C)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D)一定量气体体积增大,但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少2 一闭合圆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哪种会产生感应电流?( )(A)线圈沿磁场方向平移(B)线圈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C)线圈以自身的直径为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D)线圈以自身的直径为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3 如图所示,由红、蓝两种单色光组
2、成的光束以入射角 从圆心 O 处由真空射入半圆形玻璃砖,进入玻璃后分为 OA、OB 两束,它们从 O 到 A 和从 O 到 B 的时间分别为 tA 和 tB,则( )。(A)OA 是蓝光,t A 小于 tB(B) OA 是蓝光,t A 大于 tB(C) OA 是红光,t A 小于 tB(D)OA 是红光,t A 大于 tB4 如图所示,A、B 为用两个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带电绝缘小球,质量 mAm B。当在 A 球左边如图位置放一个带电球 C 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 (两悬线长度相同,三个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若把 C 球移走,A 、B 两球没有发生接触,则下图中(图中 )能正确表示 A、B
3、两球位置的是( )。5 下图所示,当开关 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 U 甲 :U 乙 为4:1;当开关 S 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读数之比 I 甲 :I 乙 为( )。(A)4:3(B) 3:2(C) 3:1(D)3:46 一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 T,速度为 v,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恒星的质量为(B)行星的质量为(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7 电子的质量为 me,一对正、负电子以一定的速度相碰湮灭后放出一对光子,c 为光速,h 为普朗克常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对光子
4、的总能量等于 2mec2(B)这对光子的总能量大于 2mec2(C)光子的波长等于(D)光子的波长大于8 下列关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B)实验能提供学习规律、概念的环境(C)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求知欲(D)实验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二、简答题9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10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备课为什么必须“备学生” , “备学生”的含义是什么?三、案例分析题11 案例: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 10 s 内将 24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 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
5、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 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 300 N 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解: (1)拉力所做的功 W=F1s=100 N2 m=200 J(2)当工人匀速提升 300 N 的重物时有问题:(1)指出该学生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2)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分析并解答该问题。12 案例:下面是某位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的存在” 的教学片断。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内部有压强吗?我们来看一些实验现象。将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让学生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硬纸
6、片没有掉下来。师:将燃着的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塞在瓶口的鸡蛋怎么样了?生:鸡蛋被迅速地吞入瓶中。师: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鸡蛋怎么会掉进瓶子里?生:外界气体给了它力的作用。师:对,是大气压的作用,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压的产生是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的。师:那么大家再重新解释一下刚才做的那两个实验现象吧。 生: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也会对硬纸片和鸡蛋有大气压力的作用。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生:用吸管喝饮料。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析。(2)针对上述教学片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学习。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
7、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光的折射” 的内容标准为: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知识。(1)简述光的折射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通过实验探究折射规律” 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 300 字)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公式 Q 吸 =cmt,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比热容可能不同,故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不一定相同,A 错误;一定量 0的水结成 0的冰,
8、要放热,故内能一定减小,B 错误;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则不对外做功,根据公式U=W+Q,内能一定增加,C 错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若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根据公式U=W+Q ,内能一定减少,D 正确;故选 D。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选项中当闭合圆形线圈运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D 项中当闭合圆形线圈运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产生了感应电流。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光的偏折程度大于 B 光,则 A 光的折射率大于 B 光的折射率,A光的频率大于
9、 B 光的频率,知 A 光为蓝光。根据 得,蓝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红光在介质中的速度,路程相同,则 tAt B。故 B 正确,A 、C 、D 错误。故选B。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 S,R 1 和 R2 串联,电源电压U=U 甲 ,U 2=U 乙 ,由题知,U 甲 :U 乙 =4:1,即 U2:U=1:4,所以U1:U 2=3:1。 ,所以 R1:R 2=U1:U 2=3:1。(2)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 S, R1 和 R2 并联, 乙电流表测量 R1和 R2 总电流,甲电流表测量 R2 的电流,I 甲 :I 乙 =I: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