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0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为居民家中某房间的电路,电灯 L 与电热壶均正常工作,在三孔插座上接入电饭煲后,电热壶突然停止工作,灯 L 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此时电路故障可能是( )。(A)插座短路(B)电热壶短路(C) AB 间断路(D)CD 间断路2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 30,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A)动能增加了 2m
2、gH(B)动能损失了 mgH(C)机械能损失了 mgH(D)机械能损失了 mgH3 如图所示,把一反射面向上的凹面镜置于容器内,有一束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在 A 点,如果向容器内加一些水,将凹镜恰好浸没在水中,则该光束的会聚点 A 的位置将( ) 。(A)向下移动一些(B)保持不变(C)向上移动一些(D)与水的深度有关,无法判断4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 MN 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 v 向右匀速滑动,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1;若磁感应强度增为 2B,其他条件不变,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 E2,则通过电阻尺的电流方向及 E1 与 E
3、2 之比 E1:E 2 分别为( )。(A)ba, 2:1(B) ab,2:1(C) ab,1:2(D)ba, 1:25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写成 C Ekdr=一 ,式中 Ek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 。(A)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B)感应电场的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C)闭合曲线 C 上的 Ek 处处相等(D)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6 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7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依次
4、经过状态 B、C 和 D 后再回到状态 A。其中 AB 和 CD 为等温过程,BC 和 D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B) B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 D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D)C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8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 192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 与入射光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0 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逸出功与 有关(B) Ekm 与入射光
5、强度成正比(C) 0 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二、简答题9 新课导入有多种方式。以“光的反射” 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式。10 简述练习教学的一般程序。三、案例分析题11 案例: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题目:一白炽灯标有“PZ 220100”字样,现因电网电压降低百分之十,求该灯的实际功率(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解:已知 U 额 =220 V,P 额 =100 W,U 实际 =220 V 一 22 V=198 V 根据 I=90W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 (2)给出练习题的正确解答。 (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
6、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2 案例:初中物理“ 摩擦力” 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摩擦力。大家看一下课本什么叫摩擦力?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力,这种阻力叫作滑动摩擦力。师: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生:自行车刹车时会产生摩擦力。师: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呢?(学生不知道) 师:大家看,这是一个粉笔盒,我推它,它滑动的时候会产生摩擦力,要想产生摩擦力是不是得与桌面接触呢?生:是。师:是不是粉笔盒要压着桌面?生:为什么?师:不压着怎么产生摩擦力?仔细听课!桌面也必须粗糙是不是 ?生:是
7、。师:这就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接触面要粗糙,问题:(1)评析此教学片段,指出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重新设计教学片段,使学生深入地了解“ 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 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演示 如图 1411 ,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讨论这个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的情况。 任务:(1)试举出 3 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14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8、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 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材料二 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性” 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实验 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实验 2:将正在发声的音又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3: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 C 调 1(do)的波
9、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任务:(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 声音的特性”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 300 字)。)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0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 A、C 左边的火线、零线均正常;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说明火线正常,而零线出现断路现象,因此是 CD 间发生了断路。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升的
10、过程中,mgsin30+mgcos30=mg,可知摩擦力大小gmgcos30= mg,上滑的最大路程 s=2H;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W=(mgsin30+mgcos30)2H=2mgH,因此动能损失了 2mgH,A、B 错误;机械能损失要看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摩擦力做功,而摩擦力做的功 W 摩 =一 mgcos302H=一 mgH,因此机械能损失了 mgH,C 正确,D 错误。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容器内加水后,由于两条光线是垂直于水面入射的,因此传播方向不变;经凹面镜反射后,在水中时仍按原方向传播,出水面后,由于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
11、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因此光线会聚点在 A 点靠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右手定则判断可知,删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NM,则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ab。MN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公式为 E=BLv,其他条件不变,E 与 B 成正比,则得 E1:E 2=1: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感应电场沿着闭合回路做功不为 0,所以是非保守场,其电场线永远闭合,不能像静电场一样引入电势,闭合曲线上的 Ek 不一定相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为同一根绳子,故 F1=F2=F,设 F1 与 F2 夹角为 ,则 F1=F2=,在重物被吊起的过程中, 变大,故 F1
12、与 F2 同时变大。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 AB 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界做功,选项 A 错误;BC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W0,且为绝热过程, Q=0,根据U=Q+W,知U0,即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 B 错误;DA 过程为绝热压缩,故 Q=0,W0,根据U=Q+W,U0,即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选项 C 错误:CD 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故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选项 D 正确。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金属的逸出功是由金属自身决定的,
13、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 A 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m=h一 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 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但入射光越强,光电流越大,只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 B 错误。要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0,即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 vv 0 时才会有光电子逸出,故 C 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m=h一 W,可知 =h,故 D 正确。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1)游戏导入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利用讲桌上的仪器将老师藏在讲桌后面的礼物展示给大家看。学生选出平面镜并利用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使同学们看到了礼物。师:你为
14、什么选择平面镜?生:平面镜能反射光。教师给予表扬,并把礼物送给该学生。(2)实验导入实验探究 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师: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3)故事导入2000 多年前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罗马帝国入侵叙拉古城,当侵略者的船队靠近叙拉古城准备登陆时,阿基米德领导拿着镜子的妇女来攻击敌人,从镜子反射的太阳光直向敌船投射过去,照得敌人睁不开眼,烤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没过多久,帆船的篷布起了火,这一把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快地蔓延开来,就这样,阿基米德带领妇女,用镜子击退了罗马人的进攻。有人说,
15、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光学武器。10 【正确答案】 (1)复习旧知识。在习题课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一般会通过提问、讲述等方式灵活地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概念、规律或方法。(2)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复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一般会采用做练习题的形式或示范解题思路和规范的步骤,或让学生尝试解决,根据学生解决的情况组织学生讨论等。这一步主要涉及如何选择目的性、针对性强的典型的练习题,以及选择什么教学方式组织练习等。(3)学生练习。这一步是在以上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关键问题是练习题的选择和呈现的序列。(4)小结。习题教学的最后阶段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总结解题方法和策略。三、案例分析题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