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2年3月某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2年3月某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2年3月某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 年 3 月某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 态度与品德实质相同,没有区别。(A)正确(B)错误2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A)正确(B)错误3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A)正确(B)错误4 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A)正确(B)错误5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无心理疾病。(A)正确(B)错误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6 _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7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_两个方面构成。8 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_
2、。9 心理辅导的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这是基本目标,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_,这是高级目标。10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叫做_迁移。11 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_。12 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_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13 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的差异。14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而皮亚杰采用的是_故事法。15 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_和概念同化。16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学习定律中,_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17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
3、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_。18 陆钦斯的_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19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_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20 _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哪些角色创新?22 简要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与做法。23 学习策略的特征是什么?24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是什么?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25 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26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12 年
4、3 月某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者实质相同,但有一定的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5、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最后,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2 月某省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心理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