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1 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来势急者称为(A)崩(B)漏(C)月经过多(D)月经过少(E)错经2 阳虚导致阴寒内盛机体失于温煦者称为(A)表寒证(B)里寒证(C)实寒证(D)虚寒证(E)中寒证3 腰脊疼痛连及下肢酸麻者多为(A)带脉损伤(B)肾精亏虚(C)经络阻滞(D)肝脉损伤(E)肝经湿热4 肌肤濡软,按之痛减多提示(A)实证(B)瘀血(C)虫积(D)虚证(E)肠痈5 不论昼夜,睡意很浓,常不自主入睡,称为(A)酣睡(B)少寐(C)嗜睡(D)昏睡(E)欲寐6 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者多见于(A)黄疸病(B)捎渴病(C)鼓胀病(D)胃痞证(E)噎膈7
2、金匮要略:“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淋 时时发热“ 诊为(A)疝气(B)虫积(C)肠痈(D)臌胀(E)痞证8 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且呕吐神昏者称为(A)关格(B)癃(C)闭(D)淋证(E)尿浊9 亦可见于正常人气血旺盛的脉象是(A)长脉(B)短脉(C)洪脉(D)革脉(E)大脉10 “不通则痛“ 最根本的病机是(A)血不养筋(B)阳不温煦(C)热迫血行(D)气血运行不畅(E)阴不濡养11 便泄酸腐臭秽,泻后痛减多为(A)寒湿泻(B)湿热泻(C)虚寒泻(D)暑湿泻(E)伤食泻12 引起歧视多因(A)肝经风火(B)痰浊上蒙(C)清阳不升(D)暴发火眼(E)精血不足13 妇女怀孕厌食呕恶者称为(A)纳呆(B)
3、纳减(C)纳差(D)恶阻(E)恶食14 导致畏寒的原因是(A)寒遏卫阳(B)阳虚失于温煦(C)风性开泄(D)阴虚不制阳(E)以上均不是15 寸口与脏腑相应,右寸候(A)心(B)肝(C)脾(D)肺(E)肾16 浮大中空按之如葱管的脉象是(A)浮脉(B)涩脉(C)滑脉(D)芤脉(E)洪脉17 口舌麻木而感觉减退应注意(A)肝阳化风(B)肝火上炎(C)胆火上逆(D)肝胃不和(E)脾胃湿热18 浮紧脉的主病是(A)风寒表证(B)风热表证(C)表阳虚证(D)伤暑表证(E)风湿表证19 称为“有根 “之脉象是(A)寸脉有力沉取不绝(B)尺脉有力沉取不绝(C)从容流利和缓(D)脉率调匀不快不慢(E)脉力充盈
4、不强不弱20 月经血色深红且质稠多属(A)血少不荣(B)寒凝血瘀(C)血热内炽(D)阳气虚衰(E)肝气郁结21 沉涩脉常见主病是(A)气滞(B)血瘀(C)阳虚寒证(D)阴虚(E)气血两虚22 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区别是(A)寒热情况(B)头痛情况(C)咳嗽情况(D)口渴情况(E)流涕情况23 寸口与脏腑相应,左关候(A)心(B)肝(C)脾(D)肺(E)肾24 平脉在秋季相应的脉象应是(A)秋微弦(B)秋微钩(C)秋微毛(D)秋微石(E)秋微浮25 表现饭后嗜睡,伴有倦怠纳少者多是(A)脾失健运(B)胃火上炎(C)胆胃气逆(D)湿热蕴脾(E)肝脾不和26 言“壅遏营气,气无所避“ 生理功能的是(A
5、)经络(B)脉(C)三焦(D)心(E)宗气27 “八纲 “名称的正式提出是(A)内经(B) 难经(C) 证治准绳(D)伤寒论(E)伤寒质难28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称为(A)关格(B)癃(C)闭(D)淋证(E)尿浊29 表证的发热特点是(A)但寒不热(B)但热不寒(C)恶寒发热(D)寒热往来(E)身热不扬30 心胸汗出可见于(A)心脾两虚(B)里热亢盛(C)湿热郁蒸(D)肝肾阴虚(E)肝阳上亢31 痢疾的常见病因病机是(A)小肠不能分别清浊(B)肝气犯胃纳降失和(C)湿热下迫气血瘀滞(D)饮食自倍肠胃乃伤(E)脾胃气虚纳降失常32 健康女子行经量大约(A)50100ml(B) 100150m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诊断 练习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