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哪种脏腑气机失调容易导致结石形成(A)脾胃气滞(B)肝胆气滞(C)肾气下泄(D)肺气壅塞(E)胃肠气滞2 所谓“寒从中生 “病机,主要是指(A)寒邪伤人,影响脏腑功能(B)寒邪直中脾胃,伤及阳气(C)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D)恣食生冷,内脏受寒(E)寒邪从肌表而入,渐侵脏腑3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于“治病求本“ 治则(A)热因热用(B)以通治通(C)热者寒之(D)用热远热(E)以补开塞4 火热内生的形成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精神情志刺激,气机郁结化火(B)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虚热内生(C)外感寒湿燥邪,郁久从阳化热(D)火热邪气侵
2、及机体,阳热亢盛(E)食积郁久化热5 治疗血行缓慢不畅的病证时,常酌配补气、行气等药物,其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6 关于邪正盛衰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盛衰变化(B)关系着疾病的发生(C)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D)对病证的虚实变化无影响(E)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盛衰变化的过程7 正确表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阴阳五行学说(B)脏腑学说(C)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D)辨证论治学说(E)经络学说8 以下影响发病的因素不属于外环境的是(A)劳累过度(B)体质因素(C)地域因素(D)工作环境(E)外伤9 下列哪项
3、不是寒证的表现(A)面色苍白(B)舌淡苔白(C)头重如裹(D)尿清便溏(E)四肢厥冷10 虚证的概念是(A)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反映(D)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E)以上都不是11 事物阴阳属性正确表述的一项是(A)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B)是绝对的(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D)有限的可分性(E)不是相对的12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13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A)化生气血阴精(B)受盛传化水谷
4、(C)藏血主神(D)满而不实(E)以上均非14 维持阴阳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A)阴阳交感(B)阴平阳秘(C)阴静阳动(D)阴生阳长(E)阴阳离决15 与肝经循行路线无关的症状是(A)两胁胀痛(B)乳房结块(C)少腹疼痛(D)脘痛吞酸(E)睾丸坠胀16 导致“至虚有盛候 “的病机主要是(A)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退,邪气亢盛(B)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象(C)阴精和阳气衰竭,外邪侵袭(D)脏腑功能减退,饮食积聚(E)内生五邪之病理反映17 除哪项外,均为调理脏腑治则的措施(A)虚则补其母(B)实则泻其子(C)脏实泻腑(D)腑虚补脏(E)攻补兼施18 所谓“阴中求阳 “是指(A)阴病治阳(
5、B)阳病治阴(C)壮水之主,以制阳光(D)益火之源,以消阴翳(E)以上都不是19 症见面色无华,眩晕,夜寐多梦,两目干涩,肢体麻木不仁,筋肉晌动,脉细舌淡的病机是(A)心血亏虚(B)肝肾阴虚(C)肝血不足(D)气血两虚(E)阳盛化风20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的治法适用于(A)阴虚则热之证(B)阳虚则寒之证(C)阴损及阳之证(D)阴盛伤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21 属于“虚则补其母 “的治则是(A)温心阳以健脾(B)实脾土以御木(C)抑肝木以扶脾(D)济肾水降心火(E)滋肾水以润肺22 五行中具有“从革“ 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23 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6、(A)邪气盛,正气未衰(B)正气虚,邪气也不盛(C)邪气盛,正气已虚(D)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E)以上都不适宜24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意义是(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C)正气充足,与邪抗争,祛邪外出(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E)以上都不是25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为(A)损其有余(B)补之不足(C)从阳求阴(D)从阴求阳(E)寒者热之26 对于瘀血所致崩漏,应采用的治法是(A)塞因塞用法(B)益气摄血法(C)收涩止血法(D)滋补肝肾法(E)以上都不是27 阳偏衰的病机,主要是指(A)阳气虚损,功能减退,热量不足(B)阳虚则气衰,阴寒之邪内盛(C)阴
7、邪侵袭,伤及阳气,阴盛阳衰(D)阳气虚亏,导致精血津液不足(E)阴寒内盛,遏抑阳气,阳气不伸28 适宜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疗的是(A)脾虚泄泻(B)肾虚五更泄泻(C)瘀血所致崩漏(D)肾虚小便频数(E)虚实夹杂病证29 真热假寒的病机是(A)阳盛则阴病(B)阴虚火旺(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以上都不是30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的治法最适用于(A)阴盛则寒之证(B)阳虚则寒之证(C)阴损及阳之证(D)阴盛伤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31 津伤化燥,产生“内燥 “病变,以哪些脏腑为多见(A)肺、胃、三焦(B)肺、肾、三焦(C)肝、胃、大肠(D)肺、胃、大肠(E)肺、脾、肾32 以下各种病机,除哪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基础理论 练习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