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血液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血液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血液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血液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关于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06 年)(A)是电压依从性的(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快(C)可被河豚毒阻断(D)除极化到一 40mV 时被激活(E)只有 Na+可以通过2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 )(2004 年)(A)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B)使心肌“全或无” 式收缩(C)使心肌收缩更有力(D)使心肌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E)使心肌同步收缩3 哪项变化可以在心电图中看到( )(2000 年)(A)窦房结去极化(B)心房肌去极化(C)房间束去极化(D)房室结去极化(E)希氏束去极化4 窦房结能成为心
2、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1994 年)(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 0 期去极速率快(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 期去极速率快5 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1992 年)(A)心房肌(B)房室交界(C)希氏束(D)浦肯野纤维(E)心室肌6 心房和心室收缩在时间上不重叠,后者必定落在前者完毕后的原因是( )(2009年)(A)窦房结到心房距离近,而到心室距离远(B)心房肌传导速度快,心室肌传导速度慢(C)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而形成房一室延搁(D)窦房结分别通过不同传导通路到达心房和心室7 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2002 年)(A)每
3、搏输出量的多少(B)外周阻力的大小(C)大动脉弹性的好坏(D)心脏泵血功能的好坏(E)血管充盈的程度8 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2002 年)(A)肌浆网 Ca2+贮存少(B)受自动节律性控制(C)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全或无 ”式收缩(E)传导的房室延搁9 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 )(2001 年)(A)动脉舒张压(B)动脉收缩压(C)平均动脉压(D)心输出量(E)动脉脉搏压10 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2000 年,2001 年)(A)心室肌舒张末期压力降低(B)心室肌最大张力减小(C)心室肌缩短初速度减慢(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的时间缩短
4、(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加11 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降低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增加( )(2000 年)(A)动脉收缩压(B)动脉舒张压(C)动脉平均压(D)动脉脉搏压(E)心输出量12 生理情况下,下列哪一项对收缩压的影响最大(1999 年,2012 年)(A)心率的变化(B)心输出量的变化(C)外周阻力的变化(D)循环血量的变化(E)大动脉管壁弹性的变化13 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1999 年)(A)动脉血压升高(B)血流速度加快(C)心输出量增加(D)舒张期室内压低(E)静脉压增高14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 )(2001 年)(A)左室
5、射血速度增快(B)心输出量增加(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E)左室射血时的最高室压下降15 安静卧位时,下列哪一项前后两个部位的血压差最大( )(2000 年)(A)升主动脉和桡动脉(B)大隐静脉和右心房(C)股动脉和股静脉(D)肺动脉和左心房(E)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16 在微循环中,下列哪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2005 年)(A)微动脉(B)微静脉(C)通血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真毛细血管17 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2003 年)(A)血管升压素(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血管紧张素
6、(E)局部代谢产物18 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 )(2001 年)(A)2040L(B) 24L(C) 200400mL(D)2040mL(E)24mL19 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 )(2001 年)(A)毛细血管(B)微动脉(C)静脉(D)动-静脉吻合支(E)毛细血管后静脉20 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血管是( )(2007 年)(A)皮肤血管(B)骨骼肌血管(C)内脏血管(D)脑血管21 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 )(1991 年)(A)口径大(B)管壁厚(C)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D)血流速度快(E)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22 肱动脉的( )(1988
7、 年)(A)脉搏波传播速度和血流速度相同(B)脉压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C)远心端被结所后,其近心端的血压可升高约 20(D)血压在当手臂高举过头部时降低(E)以上都不正确23 生理情况下,人的中心静脉压升高时见于( )(2011 年)(A)心脏射血能力加强(B)体位由直立变为平卧(C)从卧位改为站立(D)由吸气相改为呼气相24 心交感神经效应的主要机制为( )(2007 年)(A)增加心肌细胞膜上 Ca2+通道的开放概率(B)增强自律细胞 4 期的内向电流(C)减慢心肌复极相 K+外流(D)减慢肌质网钙泵对 Ca2+的回收25 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可引起( )(2006 年)(A)心率减慢(B
8、)胃肠运动减弱(C)瞳孔缩小(D)糖原分解增加26 乙酰胆碱对心肌生物电活动的作用是( )(2012 年)(A)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超极化(B)心房肌动作电位时程延长(C)窦房结细胞 4 期去极速度减慢(D)减少内向 Ca2+的流27 下列关于心肌生物电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2004 年)(A)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房肌超极化(B)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室肌超极化(C)细胞外高钠可引起心肌细胞超极化(D)细胞外高钾可引起心肌细胞去极化28 迷走神经( )(1991 年)(A)当受到刺激时,对血管收缩的强度几乎没有直接的影响(B)在神经干中含有传入和传出纤维(C)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在安静时对心
9、脏的紧张性作用较明显(D)在神经干中含有副交感节后纤维29 刺激心交感神经( )(1991 年)(A)使心脏起步点细胞的舒张期去极化速率增加(B)使心功能曲线(纵坐标为心缩力或心室搏功,横坐标为心舒末期容积)右移(C)使心肌的 受体激活(D)引起心缩力加强29 A动作电位去极相有超射现象B复极时间长于去极时间C有复极 2 期平台期D有明显的 4 期自动去极化E动作电位的总时间长于骨骼肌 (1995 年)30 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31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31 A只有传导性而无自律性、传导速度很慢B只有自律性而无传导性C既有自律性也有传导性、传导速度较慢D既有自律性也有传导性
10、、传导速度较快E既有律性也有传导性、自律性较高 (1988 年)32 窦房结33 房室交界结区33 A等容收缩期末B等容舒张期末C快速射血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E心房收缩期末 (2003 年)34 左心室内压最高的是35 左心室内容积最小的是35 A每搏输出量B每分输出量C射血分数D心指数E心脏做功量 (2002 年 )36 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泵功能,宜选用的评定指标是37 心室扩大早期,泵血功能减退时,宜选用的评定指标是37 A动脉血压降低B心输出量减少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 (1999 年)38 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可引起39 电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39 A动脉血压下降B心输出量减少C两者均
11、有D两者均无 (1991 年)40 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41 颈动脉窦内压力升高时,可引起41 A压力感受性反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C心肺感受器反射D脑缺血反应 (2008 年)42 能有效缓冲血压快速波动的心_血管反射是43 能抑制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调节机体血容量的心血管反射是43 A对 受体作用强,对 1 受体作用较强,对 2 受体作用弱; B对 受体作用弱,对 1 受体作用较强,对 2 受体作用强; C 对 、p 1 和 p2 受体作用都很弱 D对 、 1 和 2 受体作用都很强 (2011 年)44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点是45 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
12、的特点是45 A压力感受性反射B化学感受性反射C心肺感受器反射D肾-体液控制机制 (2009 年)46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主要依靠47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主要依靠西医综合(血液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室肌细胞 Na+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当外来刺激作用时,首先引起部分 Na+通道开放和少量 Na+内流,并引起细胞膜部分除极化。当除极化达到约一 70mY(阈电位 )时,Na +通道开放概率明显增加,出现再生性 Na+内流,Na +顺浓度差由膜外快速进入膜内,膜进一步除极化并达到电位反转。直至接近 Na+平衡电位。由于此属于快钠通道,其激活和失活速度
13、都很快。河豚毒为钠通道阻断剂,但心室肌细胞膜的 Na+通道不如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 Na+通道对河豚毒敏感。-40mV 为慢反应细胞的阈电位。【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数百毫秒),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此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发生兴奋和收缩,因而心肌不能像骨骼肌那样出现复合收缩现象,不能发生强直收缩,而保证收缩与舒张交替,实现其泵血功能。【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电图反映心脏活动时心肌生物电活动的综合向量。五个选项中,只有心房肌去极化的综合向量较大,在心电图中表现为 P 波,正常时,其
14、他选项的综合向量太小,在常规心电图中是看不到的。【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成为起搏点的原因是其自律性在心脏中是最高的。自律性高低与 4期自动去极速度有密切关系,因为去极速度快,达阈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单位时间内发生兴奋的次数多,自律性高。【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心房肌的传导速度较慢(约 04ms) ,心室肌的传导速度约为1ms,而心室内传导组织的传导性却高得多,末梢浦氏纤维传导速度可达4ms,但房室交界区细胞的传导性很低,其中又以结区最低,传导速度仅002
15、m s。【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房室交界区细胞的传导速度很慢,其中又以结区为最慢,且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因此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需经一个时间延搁,这一现象称为房一室延搁。这对心室的充盈和射血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心率减慢时心舒期延长,心舒期流至外周的血液增加,舒张期末存留于主动脉的血量减
16、少,舒张压明显降低。在舒张压降低的基础上,心室收缩时收缩压也有所降低,但不如舒张压下降明显,所以脉压增大。【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0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心肌前负荷增加时,即心肌初长增加(心室内血液充盈)时,心肌收缩产生的张力是增加的。【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率的变化影响舒张压。当心率减慢时,虽然收缩压也降低,但不及舒张压下降明显,所以动脉脉搏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增加。【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率和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大动脉弹性降低对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影响相反;循环血量变化影响循环平均充盈压;心
17、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所以它对收缩压的影响最大。【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心室排空较完全,心舒期室内压进一步下降,有利于静脉回流。【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如果动脉压增高,射血期心室射血遇到的阻力增加,射血期缩短;同时由于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小,射血速度减慢,以至每搏输出量暂时减少,所以,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射血阻力的增加,使射血开始较晚,但不会使射血时的最高室压下降。【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流动方向是由压力差决定的,不论在体
18、循环或肺循环中,动脉压毛细血管压静脉压。但肺循环的血压比体循环的血压低得多,所以选项 C,即体循环中的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压力差最大。【知识模块】 血液系统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一般没有神经支配,其舒缩活动主要受局部的体液因素调节。当代谢产物积聚和低氧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导致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内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随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因其本身的肌紧张和缩血管因素的作用而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微动脉和微静脉主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真毛细血管管壁没有平滑肌,在功能上属于交换血管,其开放和关闭取决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状态;通血毛细血管是后微动脉的直接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西医 综合 血液 系统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