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天朝田亩制度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 9 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 16 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这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2 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有着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正是太平天国土地平均的继承,“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人创之者。其人为何?即
2、洪秀全是。”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相同点是(A)都反对封建土地制度(B)都要实行土地国有(C)都要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3 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正确对待儒学4 奕诉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 ,俄国是“肘腋之忧”,英国是“肢体之患 ”,所以“灭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
3、兵” 。表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国家富强(B)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C)学习帝国主义先进技术(D)镇压农民起义,发展本集团的实力5 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与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为了实现“先富而后能强”的目标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 求富”为旗号兴办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天津机器局(D)轮船招商局6 洋务运动之初,李鸿章认为“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有鉴于此,洋务派以“ 自强” 为旗号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 20 多个军工局厂,其中最大的兵工厂是(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7 “上
4、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抵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D)使中国走上“ 自强” 的道路8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提出了 “自强”、“ 求富”的主张,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洋务运动 ”,然而最终却没能实现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B)对外国具有强烈的依赖性(C)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内部极其腐败(D)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9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
5、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B)人才选拔制度(C)文化知识(D)政治制度10 严复认为,国家是“ 民之公产 ”,王侯将相不过是 “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 ”。这表明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问题之一是(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C)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D)要不要兴西学11 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中,守旧派代表人物荣禄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 ,大学士徐桐甚至主张“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他们的根本目的是(A)遏制维新派的异端邪说(B)维护本集
6、团的封建统治(C)反对学习西方军事技术(D)保持封建中国的纲常伦理不变12 1898 年 6 月 16 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惟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求光绪皇帝加紧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C)对封建势力表现出软弱性与妥协性(D)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13 “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以中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振矣。”这段话体现了(A)洋务派的观点(B)维新派的观点(C)顽固派的观点(D)革命派的观点1
7、4 19 世纪末,“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 三分钟慷慨派 。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署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至成为一场现代化 运动的先声。” 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首次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C)颁布实施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措施(D)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天朝田亩制度为起义者描绘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社会,太平天国的这一方案(
8、A)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B)是绝对平均的方案(C)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16 1859 年。洪仁歼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该方案(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是太平天国历史中一个光辉的亮点(B)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鲜明的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C)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D)提出了破除陈规陋俗、兴办学校、“与番人并雄”、严禁鸦片输入等主张17 孙中山说:“ 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後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 洪氏之覆亡,
9、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这段材料(A)主张将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结合起来(B)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民权主义(C)指出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D)认为太平天国领导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18 魏源在其所著的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则提出了“自强、求富” 的口号,二者的相同点是(A)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继承性(B)都有抵御外来侵略的意图(C)主要体现了地主阶级的要求(D)意识到了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19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
10、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 思想指的是(A)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B)用西方近代的工艺、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地位(C)实质是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纳入中国封建主义的轨道里(D)强调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支配作用20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产生的洋务企业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郑观应在商务叹中曾有这样的诗句:“名位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所谓“官督商办”(A)实质就是官府负责保护、扶植,派官员监督管理(B)有时也借垫部分资金,而主要由商人投资认股,商务由商人管理,盈亏由商人承受(C)在早期具有一定合理性
11、,有利于减少封建顽固势力的阻力和破坏(D)其企业基本上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21 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以下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是(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金陵机器局(D)轮船招商局22 李鸿章说:“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李鸿章的这段言论表明洋务派开始(A)兴办民用企业(B)采用机器制造布匹,降低生产成本(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稍分洋商之利23 李鸿章认为,“ 但求外
12、敦和好,内要自强 ”,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为此,李鸿章先后筹办的洋务企业有(A)开平矿务局(B)上海机器织布局(C)汉阳铁厂(D)湖北织布局24 洋务运动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它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这是因为,洋务运动(A)是世界近代化运动的组成部分,顺应了世界潮流(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D)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自救改良运动25 189
13、4 年初,孙中山指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维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该观点(A)批评了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指导思想(B)表明中国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C)表明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强烈的依赖性(D)主张以革命的办法推翻清朝的统治,实现国强民富26 19 世纪 90 年代,在“亡国灭种” 逼迫下,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下列说法符合维新派主张的是(A)“为变
14、法自强,宜仿西设议院,以期上下一心”(B) “君末也;民本也”(C)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D)“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27 19 世纪末,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三方面的问题。守旧派与维新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A)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B)使中国形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C)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D)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28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了维新派为维新变法以死相拼、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其
15、代表人以及和他同遭杀害的是(A)刘光第(B)杨锐(C)康广仁(D)谭嗣同29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论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时曾说道:“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在(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30 1853 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上述言论表明(A)文中“叛乱 ”是指太平天国运动(B)中外反动
16、势力之间矛盾的得到缓和(C)在人民革命面前,中外反动势力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D)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考研政治(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 9 等,好坏搭配,男女平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A、B
17、、D 选项都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特征,但并非其实质。【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孙中山一直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并将他创立的旧三民主义,看作是对洪秀全开创的太平天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都具有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特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干扰分析:B、C、D 选项是两者的区别。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土地国有,要求将土地无偿分给农民,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这些都是民生主义所不具备的。【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
18、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题干中李大钊的言论正是由此出发,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因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干扰分析:A、B、D 选项都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企图以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
19、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他们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兴办的企业也一再依赖外国,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故 A、 B、C 选项都错误。【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 20 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干扰分析:A、B、C 选项都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与题意不符。【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洋务派首
20、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1890 年以前,洋务派以“自强”的旗号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 20 多个军工局厂,其中,1865 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选项。干扰分析:金陵机器局由李鸿章于 1865 年设立,主要生产枪支、火炮、子弹及其它军用物资;福州船政局由左宗棠于 1866 年设立,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天津机器局由崇厚于 1867 年建立,开办经费二十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知识模块】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洋务运动促进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在“求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国家 出路 早期 探索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