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马赫带【河北师范大学 2012】2 知觉【华南师范大学 2015;首都师范大学 2014】3 形状知觉【湖南师范大学 2015】4 双眼视差【华东师范大学 2014】5 知觉恒常性【首都师范大学 2011;四川大学 2014】6 错觉【湖南师范大学 2016】7 简述感觉剥夺实验,以及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华东师范大学2014】8 简述深度知觉的单眼(物理)线索。【湖南师范大学 2014】9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苏州大学 2015】10 简介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并举例说明。【河北师范
2、大学2015】11 简述似动的四种形式。【吉林大学 2013】12 分析随意后注意的特征。【首都师范大学 2014】13 简述注意的四种品质。【华东师范大学 2015】14 什么是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具有什么意义?【中山大学2017】15 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并请结合实际分析。【苏州大学 2015】16 简介注意的认知理论。【南京师范大学 2014、2017;苏州大学 2016】17 睡眠有哪些阶段? 用认知、精神分析、生理理论解释梦。【上海交大 2016】四、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8 知觉属于一种( ) 【西南大学 2014】(A)心理
3、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心理倾向19 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20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西南大学 2014】(A)整体性、对象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21 人们往往觉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越过视野的速度要快,这属于哪种知觉现象?( ) 【江西师范大学 2014】(A)深度知觉(B)时间知觉(C)空间知觉(D)似动知觉22 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
4、 )【江西师范大学 2011】(A)大小错觉(B)线条弯曲错觉(C)方向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2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把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这遵循了知觉组织的什么原则( )【江西师范大学 2017】(A)相似性原则(B)同域原则(C)好图形原则(D)邻近原则24 注意可分为( ) 【西南大学 2014】(A)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D)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25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
5、意(D)有意前注意26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好几种不同的活动是( )【西南大学 2014】(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27 当周围环境很安静时,我们时而能听见闹钟嘀嗒的时候,时而又听不见,这属于注意的什么特征( ) 【江西师范大学 2014】(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起伏28 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西南大学2014】(A)注意分散(B)注意的动摇(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29 能解释鸡尾酒会效应现象的注意的理论是(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过滤器理
6、论(B)衰减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多阶段选择理论30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 )波【江西师范大学2011】(A) 波(B) 波(C) 波(D)波31 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以使学生更乐于学校的学习,这是利用( )【江西师范大学 2011】(A)负强化(B)正强化(C)惩罚(D)刺激32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持续下去,这主要是( )【西南大学 2014】(A)记忆的作用(B)思维的作用(C)想象的作用(D)联想的作用33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 1 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的记忆形式是( )【江西师范大学 2011】(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
7、D)长时记忆34 下列不属于工作记忆的特征的是( )【华南师范大学 2016】(A)信息容量有限(B)信息保存时间很短,不复述最长不超过 1 分钟(C)遗忘进程先快后慢(D)通过复述可以保持信息,并把信息转入长时记忆35 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 )获得【江西师范大学2014】(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情绪记忆(D)意义记忆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地方,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马赫带可以用视觉系统中的侧抑制作用加以解释。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
8、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2 【正确答案】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有觉察、分辨和确认这三个过程。它包括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其四大特性分别是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及恒常性。知觉的信息加工方式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两种。【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3 【正确答案】 形状知觉指的是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它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4 【正确答案】 两眼注视外界物体时,两个视网膜上视像之间的差异。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由于正常的
9、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5 【正确答案】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6 【正确答案】 错觉指的是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7 【正确答案】 感觉剥夺是指个体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1954 年,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 实
10、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待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感觉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信息。通过感觉,人能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气味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2)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3)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一切较高级
11、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材料。【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8 【正确答案】 人们对物体的深度和距离的知觉是深度知觉。它不仅能感知物体的高和宽,还能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单眼线索是指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单眼线索包括:(1)对象重叠 (遮挡):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被掩盖的物体被知觉得远些。(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3)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处物体清晰。(4)相对高度: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
12、高的那个显得远些。(5)纹理梯度 (结构级差):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较小,密度较大,近处相反。(6)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出现差异。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运动得慢,方向相同。(7)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9 【正确答案】 时间知觉是指我们知觉到的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包括时序、时距和时间点知觉三种。能够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1)感觉通
13、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准性方面不同,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少;而事件的数量越短,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3)人的兴趣与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0 【正确答案】 如果知觉依赖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这样的加工就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又叫数据驱动加工。例如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我们在判断一辆在公路上疾驰而过的汽车的速度时,
14、使用的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如果知觉主要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仅是眼、耳、鼻、舌、身;如果知觉者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者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以及一般性的知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样的加工就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例如我们去车站接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主要依靠多年前的记忆,这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1 【正确答案】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运动,包括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1)当两个刺激物 (光点、直线、图形) 按一定空间间隔和
15、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即动景运动。霓虹灯、电视、电影都是依照该原理制成的。(2)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迹象,叫诱发运动。夜晚天空中月亮穿过云层就是诱发运动,其实月是静止的,云是动的。(3)长时间凝视一个细小、静止的光点时,我们会感觉到这个光点似乎在动,即自主运动。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星星在天空中游动,就是自主运动。(4)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方向运动,即运动后效。例如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方
16、向运动。【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2 【正确答案】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例如,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例如,初学文言文时,你可能对“之乎者也” 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这时候的注意是随意注意。以后,当你对文言文的基础掌握之后,对文言文本身产生了兴趣,凭兴
17、趣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候的学习就是随意后注意了,如对古典文学名著的欣赏。培养随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当我们完成各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或动作技能的时候,我们要设法增进对这种活动的了解,让自己逐渐喜爱它,并且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这种活动中。这样,才能在随意后注意的状态下,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知识模块】 心理学导论13 【正确答案】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注意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2)注意的稳定性:指对选择对象的注意能稳定保持多长时间的
18、特性,一般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个品质。与该品质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与注意分散相互区别的概念是“ 注意的起伏 ”,又叫“注意的动摇”,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在任何一个复杂认知活动中都会发生,属于正常现象。影响因素:注意本身的特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人的主观状态。(3)注意转移: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注意转移的难易和快慢程度和原来活动注意的紧张程度,以及需要注意转移的新任务性质有关系。影响因素: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新的事物的性质和意义;神经过程的灵活性。(4)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个以上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应用 心理 硕士 心理学 专业 综合 导论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