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三司掌握财政权,枢密院掌管军政权。图片信息反映唐末这一组织主要是一个军事组织,用它控制将军的军事权故类似于宋代的枢密院。 A项兵部在唐初已建立, CD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末枢密院 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此后,法国又连续进行了数十次核试验。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2、B法国已成为对苏 “冷战 ”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 “冷战 ”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来看,两极格局并未瓦解,而法国拒绝这一行为反映了美苏两极外政治力量的崛起,说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 项正确;A 项 “丧失 ”说法与史实不符; B 项 “领导者 ”说法错误,当时依然是两极格局下;D 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并没有反映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特点,故排除 D 项。 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 -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 (如 G20峰会 )大大增加 ,二
3、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 (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有大国插手,反映了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局部战争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动荡,各类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出经济民主化。因此和平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形式的特点。故选 D。 AB项错误,只是说了材料的某一个方面; C项错误,当今世界的格局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超多强。 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摆脱
4、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答案: B 试题分析:摆脱美国的政治 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是西欧一体化的重要原因。A项错误,苏联的威胁主要是军事威胁; B项正确,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原因是增强自己的力量,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因此 C项错误; D 说法错误,欧洲一体化无法增加欧洲的资源的总量。 考点:区域集团化 欧洲的一体化 1958年 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 1956年 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 “这篇社论 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 ”这说明 A毛泽东
5、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这篇社论 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 ”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经济建设的快速度,反对有关经济建设冒进的观点。故选 A。 BCD项均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考点: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毛泽东经济建设的思想。 近代良友画报第 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 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
6、!这期画报出版的时间应该是 A 1915年 B 1927年 C 1931年 D 1949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际此 10月国庆节期 ”、 “东北一角,崩缺糜烂 ” 即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可判断时间为 1931 年。故选 C。其他各项均与事实不符。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日本的侵华战争 下面近代我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 %),该表表明 殖民地贸易性质的格局仍然未变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机器 工业相对发展最快 中国在经济上已经独立自主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时间是 1893 年 1936 年,结合所
7、学可知此时期中国一直为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经济上遭受受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所 以 “中国在经济上已经独立自主发展 ”说法错误,排除 ,因此 BCD项错误。根据图表数据和所学的知识, 均正确,所以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的经济 “到了 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 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 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 ”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 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
8、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AB材料无体现, D项本身说法错误, “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 ”体现了 “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综合题 ( 20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 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
9、稳定的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 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 (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 6分) 材料二 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 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 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化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 何兆武中西史化交流史论 ( 2)结合所学知识,
10、说明 “西欧是最早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 8分) ( 3)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 “民族特色 ”。( 6分) 答案:( 1)政治上维护宗法家长制、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一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一儒 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 ( 2) 14世纪以后 ,欧洲先后进行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思想 和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近代民主思想; 17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和改革,夺取政权,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18 世纪后,通过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近代化。 ( 3)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
11、列强侵略的逼迫下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 试题分析:( 1)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即中国文 化所维护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文化核心三方面回答;( 2)近代化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西方最早走上近代化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经济上最早走上工业化,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等。( 3)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开启时具有被动性、内容上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过程上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 考点: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菏泽市 高三二模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