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说文解字中提到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可见,史者应该( ) A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B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记事 ”、 “正也 ”可以判断出记载历史应该客观、准确。故选B。 C 项强调的是全面, A项说的是辩证,而材料主要说的是客观,与材料不符。D项说的是公正,意思是不偏不倚,材料未体现; 考点:史学研究 史德 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 “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
2、。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并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这里,龙应台主张( )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龙应台强调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找到 “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并强调 “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 ”,实质是主张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融入全球化。故选 D。 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 B项错误,全球化并非一定要西化,需要坚持自己的民族传统; C项错误,全球化和区域化既
3、有联系又有矛盾。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2012年 1月 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 “战略东移 ”,霸权形象展现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 帝国,到 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本现在( ) A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的利益 B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得最大利益 C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得最大利益 D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得最大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金融、贸
4、易体系,美国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益,相对于直接劫掠更加隐蔽,故选 D。 A项错误,依靠工业能力获得巨大利益的是 19世纪的英国, 美国在二战后主要是依靠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B项错误,出口贸易是美国获取利益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在货币金融领域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C项错误,美国获取巨大的利益主要是依靠的战后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美国都是居于核心地位。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 美国学者杰里 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 已经夺去了全球 20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 1918 1919年流
5、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 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 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这表明( ) 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B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C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故 D项错误;材料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 19181919 年流感的直接原因 ”,说明一战不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故 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故 B项错误。排除法,故选 A项。从材料中 “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
6、蔓延 ”也可以直接判断。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工业革命的影响 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的 “短周期 ”“长浪潮 ”的理论,如下表所示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长浪潮 ”,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发展基本百年一个周期 B战争是世界经济涨落的主要动因 C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周期延长 D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说法根据表格无法体现; B项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表格数据来看,即使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的时期经济也会出现危机; C项说法从表格来看并不明显; D项正确,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容易造成生产过剩的局面,引
7、起危机。故选 D。 考点: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当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进行了政治革命的时候,德国进行的是、也只能是思想革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 A马、恩的判断体现了对德国革命的失望心情 B不同类型的革命是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C三种类型的革命极大地塑造了近代西方文明 D革命由经济、政治再到思想领域,符合唯物史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说的是英法德都对西方近代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未体现对德国革命的失望这一次含义; B项错误,民族性格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 C项正确,英法德三国分别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对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8、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近代西方文明 工业革命;近代西方文明 法国大革命;近代西方文明 德国在思想领域里的贡献 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原因论析一文在论述 “尽早结束同中国僵持 20年之久的敌对状态,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刻不容 缓的外交课题 ”时,下列言论可以作弄为依据的是( ) “中国的潜力极大,任何敏感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视或拒绝考虑。 ” “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体系必须反映出中国巨大的实力和潜力。 ”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 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 “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9、”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 引自中美关系资料选编, 引自尼克松回忆录, 引自基辛格在 1970 年的外交政策报告。 说明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 说明美国希望利用中国巩固其国际地位, 说明美国希望利用中国牵制苏联,所以 都可以作为依据,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缓和化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 1920年曾指出: “从( 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 ”的理解最
10、准确的是 ( ) A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答案: D 试题分析: 考查五四运动,重点是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傅斯年认为在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 A和 B在五四运动前已在中国出现,而 C项在材料中未能体现。 “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只有 D符合,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人民群众开始觉悟,到社会的觉悟正是广大平民经过思想改造的过程。 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梁启超说: “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 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
11、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 ”“ 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 ”这表明他 ( )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B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弊端 D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 ”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要实行社会主义的化,必然要先进行资本主义,未进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不具备产生的条件。故选 D。
12、 A 项错误,梁启超认为最终是走向社会主义;C项错误,材料 “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 ”说明梁启超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从梁启超分析的社会的演进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认为必然会走向社会主义。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19世纪 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护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 “自治 ”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
13、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 ) A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B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C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D中国的 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 “这一运动 ”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变革儒家文明(封建制度文明),这是指的洋务运动。作者认为,只学习技术注定要失败,而且必然会带来思想和制度领域里的变革。故选 C。 A 项明显错误; B 项错误,说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西方科技根本对立说法是错误的; D项错误,材料并未说的是西化,只是技术领域里的学习。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对洋务
14、运动的评价 对 “情 ”和 “趣 ”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曼祖说 “世民为情,情 生诗歌 ”;袁宏道说 “世人难得者唯趣 ”, “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 ”,因此提倡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与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的对抗 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 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 ”可以看出这是排斥宋明理学的,因此 项符合题意;从材料 “世民为情,情生诗歌 ”可以看出这是反映的市民阶层的需求,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 正确, 项提倡
15、个性与材料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相符;故选 A。人文主义传入我国是在清朝后期,因此 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明代文学的特点 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 “由邦国制度发展面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由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 阻挡之制度。 ”文中所言 “帝国制度 ”“城邦制度 ”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 ) A君主专制 法制至上 B中央集权 代议民主 C宗法血缘 直接民主 D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帝国制度显然指的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城邦制度指的是雅典民主制度,其主要特点分别
16、是中央集权和人民主权,故 D项。 A项错误,雅典民主制的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至; B项错误,城邦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 C 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关系。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城邦制度;古代中 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综合题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 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 我们如果平心估量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傅斯年指出: “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不是他
17、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 ”“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 ” 蒋廷黻指出: “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全国注目所在,一有错处,容易发现 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 ” 以上材料均选自 1932年创刊的独立评论 (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 “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 ”及 “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的理由。( 6分) (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的态度。( 9分) 答案:( l) “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 ”的原因:对内独裁、内战,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
18、等。 “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的原因:基本实现国家统一,国民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等。( 6分) ( 2)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他们一方面谴责国民党政府行为,另一方面维护国民政府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国民政府抵抗侵略及中国近代化进程。( 9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弄明白时间关系。民国十三年前后指的是1925年前后,这一时期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所以作者说成为了重心。但是向后推四五年,到了 1930年后,国民党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红军的战争,内战不断,对外不抵抗,因此国民党渐失重心的地位。不过,在这一时期,国民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陕西省 渭南市 高三二模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