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哈拉巴文化2 瓦尔那制3 难陀王朝4 顺世论派5 阿什斐迦派6 早期佛教7 大乘佛教8 巽伽王朝9 贵霜帝国10 罗摩衍那11 佛本生经12 摩奴法典13 政事论14 克里特文明15 迈锡尼文明16 希腊城邦17 美塞尼亚战争18 提秀斯改革19 克利斯提尼改革20 萨拉米湾海战21 普拉提亚战役22 伯罗奔尼撒同盟23 伯罗奔尼撒战争24 城邦危机25 科林斯会议26 亚历山大东征27 高加米拉战役28 安提柯王朝29 伊浦苏斯之战30 托勒密王朝31 塞琉古王
2、国32 神人同形同性论33 米利都学派34 毕达哥拉斯35 毕达哥拉斯学派36 赫拉克利特37 德谟克利特38 苏格拉底39 斯多噶派40 伊璧鸠鲁41 伊壁鸠鲁派42 犬儒学派43 怀疑主义派历史学基础(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印度河流域青铜时代的文化。1922 年,考古学者在印度河流域的信德和旁遮普地区发现。哈拉巴文化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 2500前 1750 年。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其文明的典型代表。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哈拉巴文化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哈拉巴文化已经有文字,主要保
3、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纺织和制陶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手工业部门。哈拉巴文明存在了几百年,后来突然衰亡。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有不同说法,主要有雅利安人入侵说、洪水泛滥说和气候干旱说。【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2 【正确答案】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了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与婆罗门、刹帝利同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形
4、成后,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和职业世袭,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能通婚。瓦尔那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3 【正确答案】 古印度摩揭陀的王朝。据往世书中记载,难陀王朝的创建者是摩诃坡德摩.难陀。他篡夺了摩揭陀国卡拉索卡的王位,创建了难陀王朝,建都华氏城。摩诃坡德摩.难陀先后占领了羯陵伽、拘萨罗、俱卢、迦尸等国,将印度的大部分领土统一在单一的王权之下,可算是印度史上第一个帝国建造者。公元前324 年被孔雀王朝的创造人月护王所推翻。【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4 【正确答案】 古印度的一个唯物论哲学学派。顺世论意为顺行世间、流行于人民中间的论点。该学派虽然早在公
5、元前 10 世纪前半期就已出现,但它活跃的时代为列国时代。在本体论方面,顺世论派认为,世界万物都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在认识论方面则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源泉,直接的感性知识是正确的。其缺陷是他们否认推理的有效性。在社会观方面,顺世论派反对种姓制度,并与婆罗门教、佛教的观点对立,反映了一般人民群众的世界观。【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5 【正确答案】 古代印度与佛教和耆那教同时创立的一种宗教派别。阿什斐迦派(或译为“邪命外道”),它是一个主张彻底的宿命论的学派。末伽黎 .拘舍罗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佛教文献中所说的六大师之一。该派认为,人的意志和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影响不了整个
6、的既定过程,修行并不能加快解脱的进程,作恶也不能起延缓的作用。人生历程不由自己定,也不由他人定,而是由宿命来定。这种彻底的宿命论在一方面固然否定了各种宗教的善恶各有报应的说教,但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一切能动作用。【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6 【正确答案】 古印度宗教。又称原始佛教,相传为公元前 6 世纪释迦牟尼创立。基本教义为四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和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主张“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在印度本土广泛传播,公元前 3 世纪被阿育王定为国教。后佛教传人我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知
7、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7 【正确答案】 公元 1 世纪时印度佛教中出现的新学派。大乘佛教主张崇拜佛的偶像,宣称只要悟彻教理,人人皆可成佛;认为法我皆空,倡导普度众生等。大乘佛教形成于印度,其传播路线向北传人中国,再进而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大乘佛教对传入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8 【正确答案】 公元前 2 世纪初兴起于印度摩揭陀的一个王朝。公元前 187 年,孔雀王朝末代国王被杀,出生于巽伽族的普沙弥多罗.巽伽(约公元前 187前 151年在位)建立了巽伽王朝( 约公元前 187前 75 年)。但其统治地区比孔雀王朝时要小得多,主要是恒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而且统
8、治时间不长,仅百余年。【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9 【正确答案】 公元 l 世纪大月氏人在中亚及印度北部建立的帝国。公元前 2 世纪初以后,北印先后为外族入侵:大夏希腊人、安息人和斯基泰人。公元 l 世纪,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约公元 l 至 3 世纪),其版图包括中亚、北印的广大地区,其首都原在中亚,后迁至富楼沙。到公元 3 世纪时,贵霜帝国分裂为若干小国。【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10 【正确答案】 古印度两大梵文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即罗摩的故事,全书共7 篇,其中心故事是讲述阿瑜陀国十车王的长子罗摩远征楞伽岛的恶魔十首王罗波那的故事。【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11 【正确答案】 印度佛教文
9、学作品。佛本生经用巴利文写成,名义上是讲佛陀前生前世的经历,实际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而成的。此书有故事 500 多个,约编于公元前 3 世纪,反映了列国时期社会上多方面的情况。【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12 【正确答案】 古印度的宗教和法律汇编。摩奴法典是古代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正规的权威法律典籍,是在公元前 22 世纪期间陆续编成的。现行版本分为12 卷,内容包括:梵我一致、轮回、解脱的宗教哲学、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其核心是维护种姓制度。【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13 【正确答案】 古印度记述孔雀帝国政事的著作。又译作利论,相传为孔雀帝国开国大臣考底利耶所著。但据学者考证,成书年代晚于孔雀时代
10、,在 23 世纪时最后修订。政事论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1905 年初该书完整手抄本被发现,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财产关系、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等内容有重要价值。【知识模块】 古代印度文明14 【正确答案】 爱琴文明的早期中心。亦称米诺斯文明。根据考古材料,克里特文明可分成两个时期: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 2000前 1700 年)和新王宫时期(约公元前 1700前 140O 年)。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 A,至今仍未
11、被释读。新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统治克里特岛,还建立了海上霸权,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公元前 1400 年,讲希腊语的亚该亚人人主克里特,标志克里特文明的衰落。【知识模块】 古代希腊文明15 【正确答案】 希腊本土青铜文明的通称。约形成于公元前 1600 年,这时的王朝按考古发掘的资料而称之为竖井墓王朝,到公元前 1500 年前后为圆顶墓王朝取代,形成了迈锡尼线形文字。迈锡尼城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此后从公元前 1400前 1200 年,迈锡尼达到其文明的盛期,其势力伸展到整个爱琴海,并约在公元前 1240 年联合攻打小亚细亚的强国特洛
12、伊。此战打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联军攻下特洛伊城。约在公元前 12 世纪,多利亚人从北部侵入,灭亡了迈锡尼文明。【知识模块】 古代希腊文明16 【正确答案】 古希腊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希腊城邦的形成途径,有通过氏族部落转化而来,也有通过殖民活动建立。希腊城邦具有以下特点:统治者是由一部分特权社会成员组成的公民集体;每个公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丧失土地即将丧失公民权;公民集体的最高治权体现在各邦定期召开的公民大会上;实行公民兵制,军队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城邦的国土一般分为农区和城区两部分,两者地位平等。城邦内没有独立的僧侣集团和神庙单位,没有古埃及、两河流域那样的神庙经济。【知识模块】 古代希
13、腊文明17 【正确答案】 古希腊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征服者的战争。公元前 8 世纪中期到前 7 世纪中期,斯巴达对其邻邦美塞尼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终于完全征服其地,将其居民变为希洛特。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进行于约公元前 740前 720年间。斯巴达占领了整个美塞尼亚。约公元前 640前 620 年,美塞尼亚人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史称“ 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 ”。斯巴达人在平息起义而结束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之后,当地所有肥田沃土皆被作为斯巴达国有土地而归其“平等人” 公民分享。【知识模块】 古代希腊文明18 【正确答案】 古希腊雅典早期历史上的一次改革。提秀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可以说提秀斯
14、改革是指当时雅典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宪制的活动。改革的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另一项内容是把境内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贵族充任官职,执行法律,农民和手工业者只在公民大会中有一席之地,而不能当官掌权。提秀斯改革把公民划分为贵族和平民,为日后雅典的贵族政治奠定了基础。【知识模块】 古代希腊文明19 【正确答案】 公元前 6 世纪雅典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推行的政治社会改革。公元前 508 年,克利斯提尼担任首席执政官,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传统的四个血缘部落,设立十个地区部落;组成五百人议事会,代替梭伦创设的四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古代 印度 文明 希腊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