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学校长讲话集锦.doc
《985大学校长讲话集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5大学校长讲话集锦.doc(18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目 录 北京大学 . 1 发现自己 校长林建华 . 1 中国人民大学 . 4 “大学与读书” 党委书记靳诺 . 4 清华大学 . 14 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 校长邱勇 . 14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 18 徐惠彬校长在 2015 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18 北京理工大学 . 23 忆往昔峥嵘 树北理品格 校长胡海岩院士 . 23 中国农业大学 . 30 在大学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柯炳生校长 . 30 北京师范大学 . 37 勇于担当 无负使命 北师大校长董奇 . 37 中央民族大学 . 43 黄泰岩在 2015 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 43 南开大学 . 48 立公增能 担当大任
2、 校长龚克 . 48 天津大学 . 53 情怀家国脚踏实地 校长李家俊 . 53 大连理工大学 . 57 在常新的时代成就非凡人生 校长郭东明 . 57 东北大学 . 64 追寻心中所爱 校长赵继 . 64 吉林大学 . 68 青春报国,创新圆梦 校长李元元 . 68 南京大学 . 78 悦读经典 书香校园 校长陈骏 . 78 浙江大学 . 85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未来 吴朝晖 . 85 中国科技大学 . 88 回归常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校长万立骏 . 88 厦门大学 . 94 校长朱崇实在 2015 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94 中国海洋大学 . 102 校长于志刚在 2015
3、 级学生开学典礼上致辞 . 102 武汉大学 . 109 校长李晓红在 2015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109 华中科技大学 . 114 华中大是你们无悔的选择 校长丁烈云 . 114 湖南大学 . 118 继承、创新、担当 校长赵跃宇 . 118 中南大学 . 125 张尧学校长在 2015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125 华南理工大学 . 128 最值得纪念的成长 王迎军 . 128 重庆大学 . 134 重大精神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校长周绪红 . 134 四川大学 . 141 做一个负责任的川大人 校长谢和平 . 141 电子科技大学 . 149 假如我再一次站在大学门口 李言荣
4、 . 149 西安交通大学 . 156 王树国在 2015 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156 西北工业大学 . 159 向着更精彩的大学生活出发 汪劲松 . 15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64 修身修学 修心修为 校长孙其信 . 164 兰州大学 . 168 兰大之美 校长王乘 . 168 上海交通大学 . 174 独立,成就更好的自己 校长张杰 . 174 华东师范大学 . 179 陈群校长在 2015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179 缺:东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 1 北京大学 发现自己 校长林建华 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5、你们的到来,为北大注入了新的血液,古老的燕园正焕发出青春的风采。刚才的五位师长,也是北大五个学部的主任,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们心中的北大,期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发现北大、融入北大。北大正如一个大家庭,学生、教师、员工、校友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彼此真诚相待,代代薪火相传 。让我们再次感谢他们! 你们心中一定充满了疑问。大学是什么?许智宏老校长常把大学比作百花园,把同学比作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恰当的养分”,让大家不受干扰、不受压抑、自由发展、茁壮成长。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上也刻有“认识自己( Learn to
6、 know yourself)”,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大学,就是让你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选择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人”的地方。在北大,你可以领略各领域最优秀学者老师的言传身教,选择 启迪心智的课程、聆听深邃前沿的讲座、投身洞察社会的实践、倾情探索未知的研究、参与拓展视野的国际交流、沉浸于丰富2 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所有这些都将是你成长的养分和创造力的源泉。 三十多年前,瑞典的哥德堡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但事先并没有告知阅读的目的。在事后访谈中他们发现,一些学生会在阅读中尽可能寻找可供记忆的事实、单词,努力猜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为考试做好准备;而另外一些学生,则
7、去挖掘和思考文章背后更深的含义,试图与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质疑文中的事实、推理和观点 ,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催促他们随时随地进行智力的探险。 考试和文凭只是检验教育效果的一种方式,并非教育的终极目的。过度关注考试,会使人沉迷于分数、奖励、名气这些虚荣和诱惑中,禁锢你的好奇心。大学,应当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自我发现之旅,追随你的好奇心,以继承、批判、创新去丰富自己、去探索奥秘、去挑战自我的极限;大学,应当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自我发现之旅,倾听并追随自己仁厚之心,摈弃骄傲与狂躁,学习倾听、学习分享、学习选择,学习放弃,学习如何变得更加聪明、也要学习难得糊涂;大学,就是要不断发现和了解自
8、己的兴趣、才华、禀 赋,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这是一个为未来做准备的过程,是发现自己、雕塑自我的旅程。 3 或许你觉得,现在选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这不要紧。北京大学中的良师益友、设备条件和宽松氛围,将为你的志趣提供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江南是化学系的毕业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英达和英壮分别毕业于北大心理系和物理系,但这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文化名人。我认识一个外语学院法语系的学生,选择了化学第二学位,本科毕业后,进入化学学院读研究生。事实上,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会帮助你掌握思考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无论将来从事什 么行业,这些经历都将使你受益终身。 同学们,再次感谢大家选择北
9、大,欢迎大家成为北大人! 在北大,即将启程一段属于你的人生“发现之旅”。旅程中,请永远不要忘记: 北大人要志存高远、要心怀天下; 北大人要独立思考、要宁静致远; 北大人要强身健体、要躬行实干; 北大人,不做“利己主义者”, 北大人,要“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谢谢! 4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与读书” 党委书记靳诺 各位 2015级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欢迎同学们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挽救民族 危亡的抗日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在文革的艰苦岁月中磨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获得第二次生命,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你们的到来为中国人民大学注入了新
10、鲜的血液。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 9月 3 日,我们学校合唱团百名同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高校学生代表参与了阅兵当晚的文艺晚会的演出。这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大人”在“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的使命之中开创了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这为中国人民大学赢得了独特的荣誉和地位。祝贺你们加入到这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大学 !祝贺你们进入到这所 国家重点支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名校 !祝贺你们来到以培育“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使命的高等学府 !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光荣的“人大人” !值此第 31个教师节之际,也向全校老师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
11、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乐事。在同学们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作为一名师长,在5 表达祝贺之意的同时,我想与同学们分享对一个老话题 “大学与读书”的感悟。 作为读书人,这个话题属于“老生常谈”,但也是“常谈常新”。中国教育学会朱永新会长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 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民族,影响到到国家和社会。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读书大国。但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令人担忧的一些变化。据有
12、关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阅读量与一些国家比较,显得差距比较大。 大学校园中,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倡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沟通。人文学科要有科学态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要有人文精神。从学业有成 、全面成长这个意义上讲,同学们要尽责读书这个本分。人民大学的同学要把读书当作一种责任。从哲学意义上看,读书能够让我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更深刻的感悟。从现实生活出发,当前社会正处在重大转型当中,各种思想、价值观交织碰撞,各种矛盾冲突频发,怎样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帮助我们静下来,系统起来,形成对历史和现实、国家和民族、个人和社会的深刻认识,成为具有厚重底蕴的优6 秀人才,需要养
13、成读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成为我们未来职业发展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重点与同学们交流为什么 读书,如何读书,以及作为人大学生应该重点读哪些书。 第一,启迪新知与情操,体悟读书之功用。这是关于为什么读书的问题。 读书的首要作用体现在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知识是梦想的载体,读书是实现梦想的阶梯,是求知最基本的路径,也是大学学习最基本的要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最近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教师”公益活动中,位列榜首的是我们学校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陈先达老师。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爱好:“永远与书为伍,增
14、加知识,更新脑袋”。尽管现在大学学习的方 式、途径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有了很多创新,但普遍认为读书仍然是最重要的“更新脑袋”、增加知识的基本方式。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是国土意义上的小国,资源禀赋也不甚好,却因国民爱读书而获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使国土面积意义上的小国变成了世人认为的“大国”。 其次,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放大格局。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畅游其间,与大师对话,与思想同行,开阔眼界,滋润灵魂,放大你的人生格局。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所能达到7 的时空范围有限,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在有限的生命和时空里尽情延展才能的可能。我们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说过,读书对 同学们拥有宏观思维、战略眼光,形成开阔的
15、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具有重要的作用。前辈大师们往往将自己在治学上的成功谦虚地归结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与同时代的巨匠们同行固然是一种幸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站在浩瀚的典籍上来支撑我们看待世界的高度。书籍如同脚下的台阶,所读的书越多,所能看到的世界就越远。中国人民大学以及首都高校聚集所带来的浓厚学术氛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读书平台,同学们可以尽情感悟、拓展。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读书陶冶情操,优雅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曾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一个喜爱读书的人,会变得精神丰富、意志坚强、心胸宽广、气质优雅。我校一级教授、已故的方立天老先生
16、被誉为“新中国培育的能够矗立在学术史上的学者”,他曾说过,人文学科的取向是精神层面的怡情追求,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升精神境界。读书应该成为大学最美好的画面,书香应该成为大学最熟悉的味道。同学们在最美好的年华来到人民大学,多读经典,把读书变成伴随人生旅途的习惯,便能够让这份美好更加炫目,8 能够让内心情感更加丰富,能够让你的生命更加完整,让你的气质更加优雅。 第二,处理好五大关系,寻求 读书之路径。这是关于怎样读书的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是读书的基础,要使读书取得好效果,不仅要勤,还要掌握好方法。 一是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是博览群书的形象表达,在这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社会之中
17、,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都可以在不长的时间里装满一个图书馆。不仅本专业的知识在不停地向前沿突破,而且微博微信等大众化的阅读更是在占据着我们的分分秒秒。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阅读的确更为便利,但先博学而后守约是读书治学必守的程序。提高读书的效率、效益,更要处理好专和博的关系。我们学校历史学院年轻的教授、也是学校“读 史读经典”活动主要组织者之一的刘后滨老师用“读书破一卷”来形容读书应该具有的专注精神。“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本专业的知识以及经典典籍,似应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聚集注意力,把心带到书里去。 二是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 书籍的载体很多,有纸质的,有电子版的,更有网络上传播
18、的大量文字。我们学校最受同学欢迎的“明星老师”之一、曾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的文学院朱子辉老师,在谈及汉语与阅读的时9 候说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轻易地获取,除去支撑一个人认 知水平体系的基本知识外,更多的信息是不需要被强制地记下来的”。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浅尝辄止”未必不是阅读中的一种战术,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掌握信息而又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刚才提到的当前充斥我们日常生活的微信和微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也是快阅读与浅阅读的习惯。但在专业领域,面对资讯快餐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取舍,一定要读得精、读得彻底,慢下身心体会书香。有学者
19、认为应该倡导“坚硬阅读”,尽可能集中注意力,沉下心去慢慢品味思考。我们学校一级教授、刚刚度过 90岁生日的清史大家戴逸先生,在学校学习工作 68 个年头,他从 20 多岁起就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包括晚清史的研究,成果累累、著作等身,他以“板凳须坐十年冷”的精神毕其生于清史研究,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是处理好读与思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诲是我们今天谈到读书治学时仍不能绕开的话语,在今天也愈发显出它的价值。读书和思考不是两个分开、对立的环节,而是融会贯通的整体。在一次“ 90与 90”的对话中,学校荣誉一级教授、 90岁高龄的卫兴华先生在与 90后的首都大
20、学生分享他研读资本论的感悟时说:“学习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 基本原10 理和基本概念,并重点学习其中所体现出的方法,受益无穷”。这是卫老一生读书研究的心得。他告诉我们,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形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书中与前人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形成有独到见地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 四是处理好独与众的关系。 读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孤独的体验。无论是清晨阳光下的晨读或是深夜台灯下的夜读,形式上本就是孤单 ;即使是通宵自习室满屋学子挑灯夜读,本质上也是一群人各自的孤单。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或与自我的心灵对话,注定了阅读的特色是一个人在思想 的道路上
21、前行。尽管如此,也并不妨碍与他人的对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人大读书,同学们可以在不同时空中得到来自各方面的众多相助,有资深教授对“读史读经典”书目的推荐,也有每个专业老师对经典书目的导读 ;有高年级学长担任读史辅导员的指导,也有红色经典“个人研读 集体研讨”模式的讨论。人大众多的读书互助活动将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让同学们在思想的道路上相扶前行。 五是处理好理与实的关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与躬行历来是读书人必定绕不开辩证关系。概括地说,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读好读透 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即书本,一本是无字的书,即社会。书本和理论非常重要,社会和实践同样重
22、要。资政育人,理论创11 新,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有着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有着“实事求是”的校训,我们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要求同学们要同时读好、读透这两本书。就在刚刚过去的 8 月,我们学校的 1106名同学,深入到 29个省市、自治区的 162个村庄,开展“千人百村”大型社会调研活动。我们学校的老师指导同学们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同学们带着在老师们悉心指导下设计的问卷,在大江南北进村入户开展调研。 学校每一位校领导都有分工,分别到调研点的村庄,与同学们分享调研体会。新闻学院的同学沿着丝绸之路,历时 11天,亲身感受并了解丝路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带回了
23、 8万余字的考察报告。实践证明,只有让自己的眼界开阔起来,让自己的双脚踏实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立学为民,才会具体起来,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才能更真切 ;读书做学问的成果转化为治学报国的本领越大,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才会更大,才能在实现国家民族利益的同时更好地展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 第三,精读经典与元典,把握读书之关键。这是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 进入 大学,尽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专业方向,但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除了专业学习,还有大量的非专业知识需要学习,即使是本专业,要学习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也极其12 丰富。历史越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就越丰富,书籍越浩繁,读书越不易。有限的时间面对无限的书
24、籍,经典与元典似应是最有效率和效益的选择。 一是要精读经典书籍。 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最权威的文献,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学习历史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 界。人类经验累积在历史中,提炼经验和升华经验的最佳文献是谓经典,读史、读经典,可以更加明白人何以为人,以及如何更好地为人 ;可以更加明确一个国家何以走向兴盛富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何以得到传承,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作为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85 大学校长 讲话 集锦 DOC
